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联系蠡探.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年6月中旬笔者应邀赴韩国江陵参观考察了世人关注的端午祭。   回国后翻阅大量有关文献,一条令人震惊的线索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即韩国文化主流与中国楚文化有许多相似和相关的地方。   在韩国,除江陵外,还有与楚国地名相同的丹阳、襄阳、汉阳今汉城、汉江等地名,查韩国地名设置史料,这些地名设置距今已六百多年。   从表面上看,韩国的地名和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楚国地名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性,但我看了石泉先生近期出版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一书,很受启发,认为它们之间有联系。   据石泉考证,楚国古都江陵并不是在长江中游,而是在汉江中游的湖北宜城。   按照新论,楚人建国初期在汉江上游丹江支流的丹阳,发展成熟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在汉江中游的江陵宜城、襄阳一带。   另外上溯中国汉江的源头,是在陕西秦岭的太白山下,尽头则在下游的汉阳。   比较一下韩国的几个地名分布丹阳属于忠清北道在汉江的上游,汉阳在汉江的下游,属于江原道的江陵和襄阳均在汉江上游不远处,洞庭湖也在江原道。   最有趣的是韩国汉江发源于江原道和庆尚北道连接处的太白山下。   韩国地名分布几乎和中国古代楚国地名的分布同出一辙。   不仅地名相似,我认为韩国的开国神话中也存有浓厚的楚文化遗迹。   檀君神话是韩国开国神话,在中国和韩国的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内容是这样的古时,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雄想下凡,于是下视三危、太白,并给了桓雄三个天府印作为天上神仙的标识。   桓雄率领三千之徒,降到太白山顶的神檀树下,建立神市,他命风伯、雨师、云师等,主管三百六十件人间大事。   其时,有一熊一虎同住于一个洞穴中,它们请求桓雄天王把它们变成人,天王给它们一炷艾和二十枚蒜,并嘱咐,吃了艾和蒜之后躲藏起来,一百天之内不能见阳光。   熊照办,只蹲了二十一天,就提前变成了一个女人;虎没有照办,故未能变成人。   桓雄天王与熊女结婚,生下檀君,这个檀君,就是古朝鲜的开国君主。   学者们认为神话故事中所谓熊、虎相处于一个洞穴,反映了以熊和虎为图腾的氏族之间的关系。   楚人早期是以熊为图腾崇拜的部落。   楚人姓芈,少系业务氏熊,在鬻熊之后,历代有三十多位国君以熊为姓,其最早居地又多以熊命名,如有熊、熊山、穴熊等。   关于三危、太白,韩国学者多认为太白指朝鲜平安道境内的妙香山,三危指中国敦煌附近的三危山。   中国学者对古三危地方的说法不一致,我同意古三危在川甘交界处,岷江、岷山一带的说法,认为檀君神话中的三危是指中国古三危,太白应该指韩国江原道和庆尚北道交界处的太白山。   中国史籍中,有关三危记载最多的是公元前2000多年尧舜将三苗的一支放逐到三危,荆楚腹地在上古时曾属三苗地,楚苗同源这已为楚国史研究的学者们所公认。   三苗的部落酋长蚩尤曾北上中原,与黄帝逐鹿。   在中国各地的苗族都将蚩尤视为始祖,而苗祖蚩尤和风伯、雨师关系密切。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中也提到风伯、雨师、雷公也称云中君、即云师。   楚辞中的风伯、雨师、雷公云师和檀君神话中的风伯、雨师、云师一样,都是天神可以左右的对象。   檀君神话中天神授予桓雄三个天符印,中韩都有学者认为这天符印是巫师做法的法器。   韩国江原道的巫俗是韩国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地方,由巫师主持的巫祭在端午祭中,是重要内容之一。   江原道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太白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道,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包围圈,使它与外界相对隔离,许多古风古俗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中国古代巫风一度盛行,而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苗为甚。   现在苗族地区仍有许多巫师。   神话里天神之子桓雄给熊和虎灵艾一炷,蒜二十枚让它们变人形,这在楚俗里也有反映。   端午时挂艾草、蒜头以僻邪驱瘁,是楚国风俗,至今也还存在。   探讨一下楚罗国、卢国与韩新罗、辰韩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8世纪,在汉江中游荆楚腹地有两个苗蛮小国,罗国和卢国。   罗国在襄阳西南,据《左传》杜预注罗,熊姓国。   楚武王并吞罗国,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姓。   罗被楚灭后,楚王把罗国迁到枝江,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尔后楚师扩境江南,再迁其罗国遗民至洞庭以南的长沙。   卢国也称卢戎的地理位置在今湖北襄阳县西。   卢戎,系炎帝姜姓戎族,源于卢水上游,故名卢戎。   姜姓属古羌人亦称民羌、羌戎。   学者们考证卢水即今四川岷江。   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民羌人活动在岷山以北的地区,岷江、汉水、嘉陵江诸水源头,而这一带也正是古三危之地。   三苗的一支被迁到三危去之后,一部分融入了西戎,还有一些继续以苗、有苗存在。   有苗氏在公元前11—前8世纪出现在岷江及嘉陵江之间,他们顺着离嘉陵江不远的汉水朝南迁徙,到达汉江中游,建立了卢国。   这些逾越千年后从三危迁回到故地的苗裔,已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