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
考点1eq \a\vs4\al(|)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思想
1.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
2.唐代中后期
韩愈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特别提醒]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
?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实现重生。
?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
二、科学技术
1.造纸术外传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2.雕版印刷术发明
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eq \a\vs4\al([教材补遗] 李约瑟)
李约瑟,英文名字约瑟夫·尼德汉,1900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早年在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望。1941年,早已对中国科技历史感兴趣的李约瑟被英国文化委员会派往中国,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虽然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打响,李约瑟仍然不畏危险,几年时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考察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并收集相关科技典籍。据古兰教授介绍,沉醉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李约瑟在回到剑桥后,把大半生的学术生涯都献给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与著述,最终庞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鸿篇巨制得以问世。
三、文学艺术
1.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1)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2)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
[特别提醒]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衰落。
2.书法
(1)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
(2)唐代:书法艺术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
(1)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
(2)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山水画发展;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轻巧识记] 中国古代主要字体的特点
4.音乐、舞蹈与戏曲
(1)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曲》。
(2)隋唐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西凉乐舞》展现了南北朝时代“胡舞”的风范。
(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歌舞杂技,均与后来的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教的冲突与交融
史料一 (《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史料二 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茅山志》卷8
史料三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韩愈《原道》
[史料解读]
(1)史料一的信息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了儒、道合流的趋势。
(2)史料二表明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对三教基本上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也反映了儒、道合流加快的趋势。
(3)史料三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原有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韩愈对佛教传播的态度如何。其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态度:对佛教流行的现象深感忧虑,极力提倡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异端邪说的流传。
实质: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儒、佛、道等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2)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的儒学发展及正统地位一度中断。结合上述史料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选修2.doc
-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1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