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经济浅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罗奇的论据:
1 过去中国的高增长的两大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单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2 石油价格高企会影响中国经济
3 美国消费减少将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的回答;资料来源:中宏数据库,国家统计局,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作者:1何枫 2陈荣3何林
文章编号:1003-5656(2003)05-0029-07
;用我们书上的模型计算的结果(如上图),忽略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带来的产出贡献,也把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排斥在TFP之外,造成了负的数值,运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Malmquist Index Number),建立了TFP的非参数测度模型,并从技术进步率和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率两个方面实现了TFP的非参数分解,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全要素生产率非参数测度与分解方法体系。;TFP(;国内外的各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之所以高于改革前,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大幅度提高。根据分析,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为2.6%);2、资本存量出现了较高增长(为9.3%),但低于1952-1978年期间的增长率(11.5%);3、人力资本(按15岁以上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增长率为2.2%;4、全要素生产率由改革前的-1.9%提高到3.3-4.6%,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33-47%之间。上述计算结果与国际上的主要研究结论比较接近 ;1995年至2001年的TFP和宏观经济;1995年至2001年的TFP和宏观经济;TF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第一个结论;油价暴涨 ——供给冲击;197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2003年以来世界石油供求状况;AS——AD框架;IS——LM模型;Y;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状况 ;2005年国内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价格传导;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对高油价措施;美国消费与中国经济;经济复苏;个人消费;结论; IS-LM 曲线在中国——中国总供给总需求状况;LM 曲线;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i = 10.6 - 0.000571 M/P + 0.000168 Y
S = 2.07737
R-Sq = 70.1%
R-Sq(adj) = 63.4%;年 份;IS曲线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i = 9.24 + 0.00230 A - 0.00227 Y
S = 1.75333
R-Sq = 78.7%
R-Sq(adj) = 73.9%
;年 份;精心整理专业资料,请放心下载;凯恩斯就货币和利率的关系指出,存在着这么一种可能性:利率降到某个水平,以至于人们都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此时,货币当局完全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凯恩斯的理论指向主要是1929年大萧条前后的经济状况。以后,针对90年代一蹶不振的日本,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Krugman)重新界定了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持续下降并接近于零,但依然无法刺激总需求,以至于生产能力越发过剩。流动性陷阱除了表现为超低的名义利率外,还表现为人们的储蓄热情不减,储蓄的增长和其他货币性因素(如扩张的货币政策)一起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存在问题;应对政策;1.产业结构升级;1.产业结构升级;2.调整公共财政政策;3.进行体制改革,发展核心竞争力;3.进行体制改革,发展核心竞争力;小组成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