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心得体会.docx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心得体会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组李欣悦   古诗歌鉴赏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据7%的分值。它较之现代文阅读多一份历史文化背景,较之文言文阅读又多一份含蓄和言外之意。它的篇幅极短,分值又少,难度却是极大,也是众人的必争之地。普通班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时常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于不愿意为诗歌鉴赏花费时间。我今年有幸参加了XX年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阅卷工作,本次考察了李白的一首诗《金陵望汉江》,理解难度不是很大,第8、9两道试题学生平均得分分。现将改卷时候发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1、常识性错误。如:“巨寇”:理解成倭寇。诗文中引用的任   公子:误解为三国、六朝等时期的国家分裂、战争祸患、亡国之痛、国破家亡等。   2、专业术语的堆砌,不理解的胡乱罗列。   如:①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完整更全面;吸引读者,耐人寻味;还竟然出现“列数字”之类的字眼。   ②以景结情,卒章显志,借古讽今的误用。   ③“增加了文化的底蕴和历史厚重感”等凑字数的现象。   3、对诗歌思想情感把握不准确。   如:①对统治者昏庸的讥讽;对历史兴亡之感;   ②归隐田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安贫乐道之精神;③洒脱豪放,超然物外;   ④对家乡故国的思念;   ⑤铲除国家的祸患,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⑥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⑦感叹时光易逝等。   4、组织答案时缺乏具体的分析。   考察手法的使用,很多学生就停留在答出某种手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答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是怎么体现的,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还要点出运用这种手法的意义,做到有观点有分析。   如:学生答案“运用典故使诗歌具有趣味性,而且能准确表达情感。”   5、几个要点归纳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失去了分点作答的意义。   如:学生答案“9、①运用典故,指出了现如今国家太平,自己亦如同当时的任公子,无须垂钓,自己无用武之地。②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欲施展才华,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之情。   6、无视题干中“描写景象”的要求,而是离开文本,只答自己会答的内容。   如:学生答案“8、①前四句描写了一幅兵荒马乱,各国纷争不断的惨象。   9、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情。②表达   了对国家衰败的哀婉和惆怅之情。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失意之情。”   二、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结合平时的诗歌教学工作,提出相应的几点心得建议:   1、学生要读懂诗歌。   学生多积累诗词,不能仅局限于考纲中必背篇目中的64篇,而应在各项不同题材的诗词中有选择的背诵熟记一些,增强鉴赏诗词的基本素养。   2、学生应对诗歌中的专业术语,理论性知识要认准确,搞   清楚,会应用。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等,要有观点有分析。   3、规范答诗歌鉴赏的模式,学生不是死记硬背答题步骤   “三步法”,而是针对具体高考题的参考答案模式,认真揣摩领悟。   4、书写时候,卷面清晰工整,合理分点作答。不要乱涂乱   画,尤其要看清题号,答案书写在规定的答题区域里。   5、对诗词格律结构等方面基础知识要多加理解和熟记。此   次就出现考生把诗歌前四句误解为了一个句号是一句,分析了诗歌的前八句内容。   6、建议学生平时多练字,多提笔写笔记写文章,由于手机   打字的普及,导致学生提笔忘记的现象太严重,太可笑。如学生答案“描写了万里汉江胯沃中国,气势辉红。”   希望我的这些心得建议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古典诗词心得体会   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选编进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古诗,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迫于统考的压力,一个简单省事的办法出现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诗句分析。老师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们的练也趋简单化,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围绕围绕考试,诗中的情感、美词佳句的体验过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诵代替理解,会背、能默写成为学习诗歌的单一目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古诗审美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是这一鉴赏方法的最大特点。宋代大家朱熹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