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69区块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效果研究.DOC

官69区块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效果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0-0747(2005)02-00??-0? 官69断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王学立,陈智宇,李晓良,路永萍,张仕明,李秀兰,倪金忠,段冠青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南部油气开发公司) 摘要:针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效果差的情况,在4个井组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在断块4口注水井中注入相同用量的菌种(前缘段塞用原油中蜡组分和胶结能力强的菌种DG002和N80,主体与后尾段塞用N80)后,2个井组见到较好效果,产量递减放慢、开采状况基本稳定,或者产量增加,含水下降。受益井官69-8井日产从21.88t上升到23.3t,官69-21井含水从95.6%降至93.7%,减缓了区块产量递减。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微生物驱;现场试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357.4 文献标识码:A 1室内菌种评价实验 1.1 实验菌种选择 针对官69断块的油藏和流体特征,经过两年的菌种开发获得了嗜热的驱油菌种N80能在油藏条件下生长、繁殖和代谢[1],代谢产物能改变原油性质、改变原油组分、降低界面张力。官69-8井油水界面张力降低23.3%~28.2%,凝固点降低2.0~3.1℃,原油粘度降低14.0%~15.8%,含胶量降低1.8%-3.3% 该菌种为复合菌,由3个单菌组成[2]。平板划线获得的菌落形态为放射状,不同于一般的耐高温菌种。菌体大小为0.4~1.0D×1.9~6.5D,杆状,运动,周生鞭毛。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定N80菌种为芽孢梭菌属[3],其最适生长温度73℃,在常温条件下基本不生长,属嗜热菌。 1.2试验菌种与地层原菌种的配伍性实验 经检测,官69-12和官69-8井产出液中菌浓较高,采用2口井产出水配制营养基,观察在有地层菌的情况下,注入菌及乳化原油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菌存在不影响注入菌生长及乳化,原生菌与注入菌配伍性好。 1.3岩心物理模拟实验[1] 对菌种N80进行了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N80菌驱油效率较水驱增加4.78%。 2室内试验驱油机理研究 将微观透明模型应用于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4],模拟官69区块油藏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制作微观透明模型,用该块微生物矿场驱油试验侯选菌种N80进行驱油机理研究。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800μm,最小直径为8μm,渗透率0.3~0.6D,实验观测得到该菌液驱油机理如下: 2.1 机理之一:乳化、携带、启动剩余油 水驱剩余油状态下,注入用培养液稀释的10%原菌液1PV,将模型两端密封,放入73℃(官69区块地层温度)的恒温箱内静置7d,然后取出在显微镜下恢复水驱,同时用摄像机摄取驱替过程中流动状态画面。由于模型亲水,在水驱程度较高的孔隙内,菌液可以将被水分割成的油滴、油珠和油段包围起来,利用油作为碳源进行增殖,代谢有益的产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气体),在菌对油的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下,被降解的油发生程度不同的乳化现象,形成油珠大小不等的乳状液,油珠在孔隙中被拉伸、变形、渗流。 水驱后并联孔隙中的剩余油,在菌多种作用下开始重新启动,缓慢地被分段排出孔隙。在水驱程度较高的孔隙中,可以见到发酵液将油乳化、分散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携带油珠渗流的现象。形成的乳状液在孔隙中流动的阻力相对较低,加之孔隙表面沉积的菌液仍有一定活性,以及菌的在位繁殖效应,渗流阻力进一步下降。 2.2 机理之二:剥离油膜 孔隙表面润湿性的非均质性和原油中重质成分的作用,造成部分油滴或油段残留在孔壁上。经过菌作用后,大的油滴或油段在菌液作用下开始启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油膜被剥离而变薄,剥离下的油呈细丝状从油膜上脱落,随水流动,被驱出孔隙。 2.3 机理之三:生物气的贾敏效应 孔隙中菌种N80产生的气体生物气分为可动气和不动气,不动气是不与孔隙渗流液体流动的气体,因“贾敏效应”构成阻力,可产生使流体改向渗流的作用。 3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3.1实验区块概况 官69断块位于黄骅凹陷孔店构造带南端孔西断层上升盘(见图1),含油层位沙一下、沙三上,平均有效厚度17.1m,孔隙度26%,渗透率230×10-3μm2,含油面积1.8Km2,地质储量238×104t。原油属高凝油,原油物性较差,脱气原油比重0.8826,粘度56.5MPa.s(50℃),凝固点37 该块1987年投入开发,1988年5月开始注水,生产特征表现为初期原油产量较高,但递减很快,注水后油井很快见水,含水急剧上升,近年来保持低水平稳产。 官69断块开发至今已具有16年的开发历程,依据开发情况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10月~1988年5月,弹性开采阶段。 第二阶段:1988年6月~1989年4月,开始注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