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乳业处罚决定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高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行 政 处 罚 决 定 书 邮市监案字〔2018〕281号 当事人:扬州市华兴乳业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10847382683611; 法定代表人:刘永华;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住所:高邮市甘垛镇甘泉村; 经营范围:乳制品生产,奶牛养殖,林木种植。(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018年9月11日,我局执法人员在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食堂检查时发现,两所学校学生饮用的乳制品为标示“扬州市华兴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类型”为“全脂风味发酵乳”、“产品标准号”为“GB19302-2010”的“明智儿童成长酸奶”。当事人超范围生产发酵乳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经查:当事人于2018年9月10日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菌种,按照“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入发酵菌种—发酵—添加辅料—杀菌—冷却—灌装—冷藏”等工艺流程,生产了净含量为“150ml”、产品类型为“全脂风味发酵乳”、产品标准号为“GB19302-2010”的“明智儿童成长酸奶” 另查明:当事人于2017年3月31日申请延续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上信息显示:生产者名称:扬州市华兴乳业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10847382683611,生产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甘垛镇甘泉村,食品类别:乳制品,许可证编号:SC10532108400956,有效期至2022年3月30日,原生产许可证编号:QS321005010334。食品生产许可品种明细表显示: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乳制品,类别编号:0501,类别名称:液体乳,品种明细:巴氏杀菌乳(GB19645)、调制乳(GB25191)。 证据及证明对象: 证据一:2018年9月11日,对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食堂检查时制作的现场笔录各1份,证明: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学生饮用的乳制品为当事人生产的“明智儿童成长酸奶”的事实。 证据二:2018年9月11日,对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食堂检查时拍摄的照片各3张,证明: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学生饮用的乳制品为当事人生产的“明智儿童成长酸奶”的事实。 证据三: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提供《发货清单》的各1份,证明: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从当事人购进“明智儿童成长酸奶”的时间、数量、价格等相关情况的事实。 证据四:对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委托代理人的询问笔录2份以及对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食堂负责人的询问笔录1份,证明: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从当事人购进“明智儿童成长酸奶”的时间、数量、价格等相关情况的事实。 证据五: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提供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证明:高邮市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校区)法人资格及相关委托情况的事实。 证据六:对当事人的负责人的询问笔录1份,证明:当事人超范围生产“发酵乳”的时间、数量、价格、销售范围等相关情况的事实。 证据七:当事人的负责人提供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明细表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证明: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及相关人员身份的事实。 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 本局于2018年11月5日向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邮市监处告字〔2018〕030 本局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百姓容忍点低。乳制品在食品生产中属高风险类别,而学生特别是幼儿的饮食安全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作为供应学校学生饮用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更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确保其生产的乳制品符合相关规定。但当事人在未取得“发酵乳”生产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改变生产工艺,超范围生产“发酵乳”,其行为违反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应当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当事人超范围生产“发酵乳”的行为,违反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现有工艺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设施、食品类别等事项发生变化,需要变更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许可事项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变化后10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的规定,依据该办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