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芯片探路者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生物芯片探路者资料

中国生物芯片探路者 ——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医学院教授程京   对做工程的人来讲,最大的愉悦是当人家不知道这东西是你做的情况下,说这东西好,碰巧被你听见了,这是最高兴的。   医学和工程科学结合以后,有很多对未来的探索,需要我们研究人员去参与,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病患问题。 ——程京 ●学生记者 吴婷婷 蒋欣怡 程京院士 摄影 郭海军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46岁的程京教授当选为院士。当这一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降临时,他淡定地说:“我一直都想保持低调。”   求学之路 充满挑战与传奇   程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西南政法大学民法教授,母亲是医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程京,善于独立思考又敢于坚持自我。1979年高考填志愿时,由于家中有行医传统,给他填了10个志愿,全是医科大学,可是当时的程京一心想学点鲜活的知识。于是,等家长填完志愿后,程京自己把10个志愿全都改了,没有一个医学专业。就这样,程京在16岁那年顺利进入了上海铁道大学(现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就读机车电传动专业。   1983年毕业后,程京作为助理工程师,被分配到铁道部资阳内燃机车厂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让程京感到枯燥,从而寻求改变。哪个工作能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充满幻想、充满好奇、充满激情?公安破案!与父亲交流,阅读司法刑侦教科书,让程京信心倍增。与此同时,西南政法大学正好要建一个全新的司法鉴定中心,急需理工科人才。就这样,程京进入了鉴定中心工作。“当时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很滑稽,他们说‘你是学电的,我们这里买了一台很贵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就由你来负责。’”于是,强电背景的程京开始研究起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操作使用,并被送到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Strathclyde)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   就这样,程京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与传奇的旅程。   在英国,程京师从国际著名刑事技术专家Brian Caddy教授从事研究。以培养科学家为理念的导师为程京制定了“一年计划”,从事司法化学研究。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程京便完成了既定任务。导师非常欣赏程京,想留程京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完成“DNA指纹鉴定新策略”的博士课题。程京说:“我当时一听就愣了,生物方面我完全不懂。”Caddy 鼓励他:“我观察了你一年,你有工程的背景,又学了一年的化学和仪器分析,这个课题就需要用分析化学的方式设计一套工作系统去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实现的过程需要做仪器的设计。虽然我以前也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愿意赌,我就愿意赌,咱们赌一把!”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程京开始进军生物领域,导师向他承诺:“这套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只要你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就可以拿博士学位。”花了7个月的时间,程京完成了第一个部分,就去找导师,“我是不是可以毕业了?”导师笑了,让程京再做一个。仅用5个月时间,第二个部分又宣告完成……就这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好强的程京完成了系统研究,拿到了我国派出留学生中第一个司法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英国申请了两项专利,这些专利后来都被做成了产品;发明两项核酸萃取技术并参与开发出3个产品,由GE Health care等全球销售10多年。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程京看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要求应聘人员“本科学工程,研究生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更好,并愿意从事生物芯片研究”,程京眼前一亮。最终,他以“perfect match”(完美契合)的条件进入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此迈入生物芯片研究领域。谈起这段经历,程京说:“这是诸多偶然后的必然。交叉学科本来就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方向,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从电气专业到生物学、生物芯片,把工程应用到医学领域,程京从16岁进大学到现在46岁,整整30年的时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医学领域服务于人类。程京笑着说:“这就是命,冥冥之中天注定。”同时,程京也发现,现在再回到医学领域有很多不一样的认识,医学不再枯燥乏味,相反,医学和工程科学结合以后,有很多对未来的探索,需要我们研究人员去参与,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病患问题。   最让程京欣慰的是,回国前首次在国际上研究完成了集血液中细菌分离、胞解及杂交检测为一体的芯片实验室系统,1998年该成果以Lab on a Chip为封面故事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并被《科学》杂志当年评选出的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引用。   “对做工程的人来讲,最大的愉悦是当人家不知道这东西是你做的情况下,说这东西好,碰巧被你听见了,这是最高兴的。”   回国创业 十载结硕果,再创新辉煌 程京在交谈中 摄影 司徒哲阳   “我一直都很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