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精品课件.pptVIP

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精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 黄瓜猝倒病 发病条件:土温15~16℃时病菌繁殖速度很快。 黄瓜幼苗茎基部缢缩 后期病部缢呈线状 幼苗倒伏 防治:床土消毒;种子消毒;加强管理;药剂防治(25%甲霜灵、64%杀毒矾、百得富、普力克水剂、代森锰锌等药液7~10天一次,连续2~3次。 黄瓜幼苗腐霉根腐病 发生幼苗腐霉根腐病的黄瓜幼苗 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同黄瓜猝倒病 发病部位在根部 黄瓜霜霉病 叶片正面症状 叶片背面症状 灰黑色霉层 气流传播、气孔入侵。病菌入侵叶片的温度范围是10~25℃,以16~22 ℃为最适宜。病菌流行的适宜温度为20~24 ℃。 空气相对适度》83%,叶面结露也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综合各种农业、物理防治措施、辅助药剂防治。主要有效药剂:OS-施特灵、乙磷锰锌、普力克又名霜霉威、福美双、甲霜灵、苯霜灵、杀毒矾、代森锰锌、三乙磷酸铝、克露、万路生、甲米多等化学药剂。安要求配比,7~10天1次。 霜霉病与其它病害混发时混配药剂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缘枯病、细菌性叶斑病混合发生时可用撒酯酮粉尘剂1kg/亩、60%DTM500x、50%DT500x+25%甲霜灵800x、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150mg/l+40%三乙磷酸铝250x。 霜霉病、白粉病混合发生时可采用40%三乙磷酸铝200x+15%粉锈宁200x。 霜霉病与炭疽病混合发生时可采用40%三乙磷酸铝200x + 25%多菌灵400x、 25%多菌灵400x+75%百菌清600x、 40%三乙磷酸铝25g+70%代森锰锌20g+25斤水。 益菌保健 用增产菌拌种,并于定植成活后和初花期个喷1次,以后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次,5g/亩,使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种群,减轻霜霉病,对疫病、菌核病也有明显防效。 黄瓜枯萎病 茎基部纵裂 维管束变为褐色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以上。种子、农具和昆虫也可带菌。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4~27℃,最高34℃,最低4℃。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床土消毒、嫁接育苗、农业措施、药剂防止 化学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抗枯宁、农抗120、硫酸铜、菌毒清、双效灵、高锰酸钾、DTM等药剂灌根,250g/株,5~7天1次,连续2~3次。 嫁接换根预防黄瓜枯萎病 嫁接后如果忽略了切断黄瓜根系或嫁接口接触土壤,会失去嫁接意义 黄瓜白粉病 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病菌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宜适度为90~95%,但在无水或低湿度下也能萌发侵入。白粉病发生的温度范围较广。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农业措施及药剂防治。主要有效化学药剂,发病前采用27%高脂膜或500倍小苏打液保护叶片。发病使叶面喷多菌灵、特富灵、甲基托布津、硫磺悬浮剂、农抗120、武夷霉素、抗霉菌素速保利等。 黄瓜炭疽病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潜伏在种皮内及温室越冬。借助雨水、灌溉水、农时活动和昆虫进行传播。发病适宜温度24 ℃,相对湿度95%以上,叶面结露时易发病。温度8 ℃、 30 ℃,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综合农业防治措施、药剂防治。 有效药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苯菌特、炭疽福美、代森锌、农抗120、B0-10、克菌丹、可杀得等。 病斑凹陷连片 病斑破裂、有小黑点或红色粘稠物 圆形病斑,稍凹陷 黄瓜灰霉病 病原菌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结瓜后期发病重。湿度94%、温度18 ~23 ℃、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易发病。 气温30℃、或4℃,相对湿度不足90%时,停止蔓延。 叶片上的病斑由叶缘或叶尖向内扩展 防治方法:消除病原、农业措施、药剂防止。 主要有效药剂:武夷霉素、扑海英、福美双、代森锰锌、抗霉威、速克灵、农利灵、乙霉威等。也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还可用杀霉灵粉尘、灭克粉尘、百菌清粉尘剂。 黄瓜病毒病 黄瓜病毒病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和黄瓜 绿斑花叶病毒病(CGMMV)两种。 CMV种子不带菌,病毒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靠蚜虫传播。发病适温20 ℃,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性症。 CGMMV种 (CMV) 子和土壤传毒。田间温度高时发病,借助风雨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生产上主要用的3类阻止剂:一是钝化物质,如豆浆、牛奶等100~200倍。二是保护物质,如褐藻酸钠(海带胶)、高脂膜(棕榈醇、月桂醇)500g+水75~100L/亩。三是增抗物质,被植株吸收后能阻抗病毒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增值,如NS-83增抗剂、病毒A、植病灵等。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农业措施、防治蚜虫、药剂防治。 黄瓜斑点病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雨水溅射或灌溉水传播,侵染植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