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主要课程脉络重点汇总
刑法第二编十章: 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 基本依据就是犯罪的同类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其表现有: A、危害行为;(作为与不作为) 参加恐怖组织罪 B、危害结果: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损害。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如故意杀人罪 思想构成犯罪吗? 犯罪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思想,因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要看这人是否实施了触犯《刑法》的行为,而不是是否有犯罪的思想。我国没有“思想犯罪”。 思想不构成犯罪,言论能否构成犯罪呢?有人提出,我国宪法中规定有言论自由,刑法中仅规定了行为犯罪,而没有规定思想犯罪,因此,言论不能构成犯罪。这种说法正确吗? 参考答案 单纯的思想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不能构成犯罪,但言论是思想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种行为。 如《刑法》第105条第二款:“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犯罪主体 (1)自然人: 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单位(法人): 4、犯罪的主观方面 (1)故意: A、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且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 (2)过失: A、过于自信: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 B、疏忽大意:行为人已经预见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而轻信能过避免。 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览表 课堂案例练习题:请指出下列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哪一种(讨论)。 1、某甲开车途中发现有个熟人某乙在前面行走,就想开车紧贴而过,吓唬某乙,但车紧贴而过时将某乙拖倒轧死。 2、某段公路上有农民白天堆晒的麦秸,某甲在深夜开车驶过该路段时将一名藏在麦秸下睡觉的儿童压死。 3、某甲是某仓库管理员,一天朋友来仓库看望他,拿出香烟请某甲抽烟,抽烟后某甲将烟头随手一扔,结果引起火灾。 4、某甲想开枪杀死某乙,虽然距离很远,但某甲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向某乙开了一枪,结果没有击中某乙。 参考答案: 1、属过于自信的过失; 2、不是故意或者过失,属意外事件; 3、属疏忽大意的过失; 4、属直接故意; 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 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损害的行为,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1.必须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 2.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对于预备的或想象的侵害行为,不能借口正当防卫,先发制人,而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实施的侵害行为,如果没有实施到底而中止或者已经实施完了,也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 3.防卫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而不能针对第三人。如果实施了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方法,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 4.防卫不能过当。即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意义:有利于鼓励公民在必要的条件之下,同过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的手段,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尽一切可能减少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害带来的社会损害。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思想。 二、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有以下几个特征: 1、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单位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何海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二年级下语文杨莉.doc
- 人教版必修四第②单元宋词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郭志权.doc
- 人教版第⑧册精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语文2年级上册新授课《狐假虎威》设计教案.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册一课一练之《桂花雨》课文.doc
- 人物形象设计《失街亭》诸葛亮和马谡 教学设计.doc
- 人音版小学音乐《小鸡的一家》说课稿 温泉小学音乐教师 王丽丽.doc
- 人类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体育文化 精讲.doc
- 人生政 治路上之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第二部分.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