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5月,市XX局组织青年干部赴北京清华大学培训,我有幸参加。培训期间,在课堂上学习授课专家学者们精深的渊博学识、感受他们好为人师的宽广胸怀之外,我和几位同事,利用了一个早晨的时间,简短地游览了清华大学校园,去感受中华名校氛围,体味百年悠久历史。这次游览,收获很多,让我对这所百年名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发现清华大学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凝聚高尚的爱国精神;清华百年校史不仅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进步史,更是一部记录清华人敢于牺牲、热血报国的爱国主义史诗。可以说这次学习,我有了意外收获。 那个清晨,在欣赏了荷塘月色的荷塘、“水木清华”这些著名景点之后,我们意外的发现几处纪念清华爱国英烈的建筑。 在“水木清华”北山坡下,有一座用白色石断柱改制成的纪念碑。从碑文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为纪念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牺牲在段祺瑞反动政府枪口下的清华学子韦杰三烈士所立。纪念碑以从圆明园废墟中运回的大理石断柱做碑身,人们称之为“三·一八”断碑。 “三一八”断碑西侧的小山上,矗立着清华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1989年9月,清华大学在建国40周年前夕,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革命牺牲的校友建立了清华英烈纪念碑。碑体是一块褐色巨石,象征清华英烈精神不死,刚烈顽强。碑体正面镌刻着:“祖国儿女,清华英烈”八个金色大字。北侧基座上镶嵌一块黑色大理石面,上刻有“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献身的清华英烈永垂不朽”字样,下面排列着23名烈士的姓名、入学时间、出生时间和牺牲的时间、地点等。 烈士纪念碑旁边一座小山上的有座名为“闻亭”的六角古亭。在这座小山南面,伫立着闻一多烈士的红色花岗岩坐像。雕像背后是一面黑色石壁,上刻烈士的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古亭和雕像都是为纪念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枪口下的闻一多烈士所立 。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东畔,有一座古式四角方亭,为纪念宁死不吃美国救济而牺牲的朱自清,更名为“自清亭”。 屹立在荷花池北畔的朱自清纪念雕像,建于1987年4月。像身洁白如玉,象征着主人公的高风亮节。 瞻仰一座座庄重的雕像和纪念碑,细读一个个悲壮的烈士事迹,我们原本轻快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这些纪念建筑,处于我们意料之外,我想也不被大家所熟知。当时,同行的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扫兴,而是感到被引入了一个意想之外的清华之中。在印象中的朗朗读书声之外,我们似乎听到了那壮怀激烈的豪言壮语,那饱含深情的爱国誓言。在被深深打动的同时,我们不禁感到,在如此神圣的学术殿堂里,设置了众多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不仅体现了清华人对烈士们的敬仰和尊重,也体现出爱国奉献精神在清华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如果说之前我对清华大学崇敬,还仅限于学生时代对学术殿堂的敬仰之情的话,这次意外的爱国之旅使这种崇敬变得更加丰满和厚重。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清华人爱国精神的渊源,学习期间,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   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满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赔4亿5千万两白银,称为庚子赔款。清华诞生时是一所利用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师生将母校清华学堂看作“国耻纪念碑”。在五四运动中,曾立下“清华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的誓词。这种对国家、民族的孱弱,列强的欺凌感到痛心疾首而产生出的爱国精神,从学校成立之初便在师生中凝聚。从清华学堂建成之日起,就注定了她对国家、对人民厚重的责任感,也就注定了“爱国奉献”这四个字将在每个清华人的血脉中流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