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二).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的东洋学、中国学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曹保平 二、昭和时代的中国史学 1、桑原隲藏 日本近代东洋史学的开创者之一,20世纪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家,京都学派巨头。1907至1909年京都大学的桑原骘藏为研究东洋史,作为文部省留学生来华留学.......,桑原骘藏留华两年,先后四次到陕西、山东及河南、内蒙古、江南等地旅游考察......。 桑原隲(骘)藏精通英,法,德文。著述丰硕。1898年(明治31年)出版的《中等东洋史》(东洋史要)[2]两卷,确立了东洋史教育的基础。1926年(昭和元年),以专著《宋末提举市舶船西域宽叶香蒲寿庚的事迹》[3]获日本学士院奖、其他重要的著作有、《东洋史说苑》[4]、遗著《东西交通史论丛》,《东洋文明史论略》、《支那法制史论丛》,《考史游记》。等书。 《东洋史要》并非专述中国史,而强调亚洲诸国之间的关系,“合东洋诸国为一历史团体,于亚细亚东方民族之盛衰、邦国之兴亡言之甚详,而南方亚细亚、中央亚细亚与有关系者,亦略述之”,所以被视为“世界史教科善本。”( 王国维) 另一方面,非常难以接受本国史也要求助于外人尤其在近代与中国有宿怨的日人之手,有损民族自尊心。“吾支那人也,支那人不能作支那史,窃取东籍而揣摩之,已可嗤矣。(6)王国维亦曾说过:“以吾国之史,吾人不能作而他人作之, 是可耻也,不耻不能作,而耻读他人所作之书,其为可耻,孰过是也?”( 本书曾获1926年日本帝国学士院奖,1928年作为“东洋文库研究部纪要”之一,被译成英文;另外,汉译本先后题为《唐宋元时代中西通商史》、《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及《蒲寿庚考》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刊行,对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的研究,无不以此书为基础和出发点。 2、藤田丰八(P604) 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人的是谁?答案是,日本人。更准确地说,是研究中国史的日本学者。   自公元七世纪中叶“大化改新”始,日本学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民族、思想等层面,对中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及至二十世纪初,日本的中国学领域大师辈出,成就斐然,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认识中国的水平,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抗衡乃至超越中国学者研究本国史的成绩。其人其学,限于篇幅,不能尽举,然引用几句陈寅恪的诗,或见大概。 沈曾植作为晚清近代之学者及大诗人,在诗歌、辽金元史、西北及南洋地理、佛学、书法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不愧为“清同光朝第一大师”。他在近代史上是备受崇敬的学界泰斗,当时中外著名学者皆来拜谒之:日之那珂通、藤田丰八、内藤虎次郎,法之伯希和,俄之卡伊萨林等皆慕名来沪上 3、矢野仁一 1923年,出版了他的《近代支那论》,开头就有《支那无国境论》和《支那非国论》两篇文章,矢野认为,中国不能称为所谓民族国家,满、蒙、藏等原来就非中国领土。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他更在广岛大学的系列报告中提出了超越中国,以亚洲为单位的历史叙述理论,此年以《大东亚史の构想》为题出版。恐怕,这种想法至今还有很多痕迹依然留存。 日本对于“中国”疆域合法性的质疑从明治年间就开始了,那个时代,追随西方民族与国家观念,随着日本“军国主义”潮流和“亚洲主义”意识的崛起,日本一部分东洋学研究者,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四裔”如朝鲜、蒙古、满洲、西藏、新疆有格外的关注,而不再把中国各王朝看成是笼罩边疆和异族的同一体,一方面是把这一原本只是学术研究的取向,逐渐变成一种瓦解中国现代国家合法性的观念,这在二战前后的日本历史学界形成热门话题。 三、昭和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久保天随 盐谷温 铃木虎雄 青木正儿 新居格:研究鲁迅 竹内好 第四节 战后日本汉学 一、哲学 加藤常贤 木村英一 赤忠冢 西顺藏 森三树三郎 冈田武彦 二、中国史学研究 仁井田升 公崎市定 贝冢树 三、中国文学研究 吉川幸次郎 神田喜一郎 小川环树 目加田诚 四、汉语言研究 诸桥辙次 白川静 藤堂明保 國際漢學界的漢字學重鎮白川靜先生,以九十六歲高齡逝世。先生的畢生貢 獻,立足漢字學,橫跨考古與民俗,旁及神話和文學。透過卜辭金文的龐大研究業績,系 統性、獨創性地,對於中國及日本的古代文化,提出豐富又生動的見解,旗幟鮮明,別樹 一格。 附: 桥本万太郎 Hashimoto Mantaro (1932年11月26日-1987年6月7日),日本汉学家。在《言语研究》发表The Bon-shio(文昌)Dialect of Hainan — 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Its Phonological Structure, First part: The Initials(1960)、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