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 卷 第2 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ol.31 No.2
2016 年2 月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Feb., 2016
苦竹林植硅体碳与硅的研究
a a,b a,b* a
杨 杰 ,吴家森 ,姜培坤 ,赵培平
(浙江农林大学a. 环境与资源学院,b.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
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临安 311300)
摘要: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 PhytOC )具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能存在于
土壤中达数千年之久,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论文以中国亚热带地区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林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究硅、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竹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
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硅体碳广泛分布于苦竹地上部分各器官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均
为叶枝秆。被传统植硅体研究所忽略的竹枝和竹秆中的植硅体碳储量占到地上部分植硅体
碳总储量的7.2%和51.1% 。植硅体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叶、枝、秆中分别为0.59% 、0.21%和
0.28% ,植硅体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因积累器官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植物体内植硅体的
2
含量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硅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 = 0.91, P 0.05 ),而与土
壤中总硅无相关性(R2 = 0.16, P 0.05 )。苦竹林植硅体碳封存速率为40.2 kg ·hm-2 ·a-1 。
关 键 词:苦竹;器官;硅;植硅体;植硅体碳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6)02-0299-11
DOI :10.11849/zrzyxb
土壤碳库容量巨大,但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确定性、碳存储机制的复杂性和环境
[1]
条件的不断变化,绝大部分土壤有机碳都不能够长期稳定存在 。找到一种可以使土壤有
机碳长期稳定存在的碳封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植硅体 (phytolith )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的无定型硅酸[Si(OH) ]经维
4
[2]
管束输送后在植物细胞内腔或细胞间隙中形成的硅包碳化合物 。植硅体几乎存在于所有
[3]
植物体中,特别是在禾本科中的竹亚科植物中含量尤其丰富 。植硅体碳是一种在植硅体
[4]
形成过程中被包裹于植硅体内的有机碳 ,随植硅体进入土壤后,可以稳定存在数千年甚
[5]
至上万年之久 ,成为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民生满意度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及群体差异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pdf
- 基于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干旱区草地适应性管理——以准噶尔北部的富蕴县为例.pdf
- 基于平稳与非平稳GEV模型的鄱阳湖流域极值降水模拟.pdf
- 基于朴门设计的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pdf
- 基于潜在分类模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公众生态偏好异质性研究.pdf
-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其水文效应.pdf
-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榆阳区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评价研究.pdf
- 基于区间数多目标规划的河北省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pdf
- 基于入户跟踪调研的山东省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研究.pdf
- 基于熵权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分析.pdf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不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差异探讨: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pdf
- 澜沧江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pdf
- 利用多信息源提高半干旱地区TM影像的森林类型制图精度:以北京西部山区为例.pdf
- 林窗对岷江冷杉幼苗种群优势度增长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pdf
- 旅游城市餐饮业食物消费及其资源环境成本定量核算——以拉萨市为例.pdf
- 旅游目的地网络空间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野三坡旅游地案例实证.pdf
- 旅游社区居民感知景观变化及空间结构——以丽江市束河古镇为例.pdf
- 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和收敛性分析.pdf
- 绿洲型城市空间扩展的模拟及多情景预测——以酒泉、嘉峪关市为例.pdf
- 民勤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农作物需水量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