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夹闭术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游离动脉瘤: (1)分开侧裂池:更换小吸引器,滴水双极电凝,显微剥离子分离,枪状镊夹棉片保护脑组织,弹簧剪剪开。 (2)暴露颈内动脉及视神经:沿颈内动脉走向找到载瘤动脉,直至动脉瘤,递显微镊,显微剪、12#镰状刀小心分离。显微剪边剪断边游离,棉片和明胶海绵保护。备好动脉瘤夹及临时阻断夹以备瘤体破裂时临时夹动脉主干两端。 (3)解剖动脉瘤颈:显微剥离子,显微剪分离。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概念: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颅内血管病变中常见危险性极高的疾病,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其最大危险为破裂出血,目前治疗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 解 剖 1、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2、按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 梭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不规则型 3、按大小分类 小型:5mm 中型:5~10mm 大型:11~25mm 巨大型:25mm (动脉瘤破裂示意图) 4、按部位分型 颅内的血液供应来自于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前者占85%,后者占15%,两者通过颅底的Wills动脉环发生吻合。 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适应症: 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等均适宜。 动脉瘤破裂后病情较轻,属于Ⅰ-Ⅱ级者,可在3d内进行手术。 动脉瘤破裂后病情较重,属于Ⅲ-Ⅵ级者,待病情稳定或有所改善时进行手术。 动脉瘤破裂后发生威胁生命的颅内血肿者,应立即进行手术。 偶然发现的未破裂的动脉瘤。 巡回护士配合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思想顾虑,和麻 醉师一起到病房看望病人,消除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紧张、 恐惧及焦虑,介绍此种疾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取得的成效及手术治疗对疾病有相当高的根治性,增强患者的信心。 用物准备: 分装袋、延长管、三通 、留置针 、贴膜、空针若干托盘(两个)、吸痰管、电刀 、双极电凝 、脑外动 力系统、头灯、吸引器(两套)、海绵垫(2-3个)头圈 、沙袋 、眼膏、输液泵、硝酸甘油或硝普钠、 尼莫地平、肝素、血凝酶、3%婴粟碱 、 20%甘露醇 必要时准备头架 手术配合 病人的核对 建立静脉通路 协助气管插管 配合行动脉穿刺 体位摆放 清点核对 仪器设备管理 术中用药 血压的观察 尿量的观察 术后观察 病人的核对:术晨调节好室内温度、湿度,接待患者时,仔细核对病例、医嘱执行情况,各种检查报告结果、备血情况、病人全身情况,以及所带物品、药品等,关心宽慰病人。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在手术开始前,全面检查病人全身皮肤的完整性,并做好骨突处及易受压部位的保护,防止术后压疮的发生,如有特殊情况应做好交接班。 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麻醉、用药、输液、输血,用18G留置针行静脉穿刺(必要时建立两组静脉通道,每组通道接上两个三通),一般在下肢,保证输液通畅,固定确切。 协助气管插管: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如插管困难,每次插管不超过20秒,避免插管期间血压骤升与呛咳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 配合行动脉穿刺:准备好动脉穿刺用物及测压用物、 肝素液等,并配合麻醉师行动脉穿刺测压。 体位摆放:病人仰卧位,手固定于两侧,头偏向对侧,头下垫头圈,头前曲20度,保持颈部平直,颈部血管不受扭曲、牵拉、压迫。或用脑科专用头架固定好头部,使其充分暴露术野。保护病人眼睛和耳朵,涂上眼膏、贴好贴膜。 清点核对: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缝针和脑棉,并做好记录。 仪器设备管理:连接好吸引器、电刀、双极电凝,并使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术中用药:遵医嘱配好罂粟碱(100ml盐水+2支婴粟碱+血凝霉2u)蘸棉片用,并连接好滴水双极,遵医嘱给20%甘露醇快速静滴。 血压的观察:在打开硬膜后行控制性降压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根据平均动脉压适当调整微量泵降压药的速率,使其达到满意效果。根据医嘱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做好输液速度的调节,严格控制输入量,视手术进展及术中出血情况,与血库联系随时取血备用。 尿量的观察: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肾功衰竭,特别是在控制性低血压阶段。 术后观察: 术毕,控制血压平稳的状态下复苏病人,待病人清醒、血氧饱和度稳定下,与麻醉师一起送病人返回病房。 器械护士配合

文档评论(0)

wu2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