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基本小常识 一、意象 月亮--思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菊花--傲霜之花--坚强品格--清高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花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因风布远,纯净洁白--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备受摧残,不同流合污--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 ,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二、写法(抒情方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手法) 一、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 “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四、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