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合编,2009年8月第四版;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Hydraulic)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简称RC Structure;绪 论 Introduction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 ;Pcr = 9.7kN;Pcr = 9.7kN;2、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点;钢筋与混凝土二者共同工作的条件;缺 点;受力状态和构造外形;制造方法;第一阶段: 从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至上世纪初。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比较低。 主要用于建造中小型楼板、梁、柱、拱和基础等构件。 计算理论:截面强度和内力计算均套用弹性理论,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方法。;第二阶段: 从上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特征:混凝土和钢筋强度不断提高,空间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始广泛研究和应用。 1925年德国建造了第一个大型折板煤??;1926年又建造了圆筒形长薄壳结构等板壳结构。 1928年法国杰出的土木工程师E.Freyssnet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可以使用混凝土结构建造大跨度结构 计算理论:构件开始考虑混凝土塑性性能的破损阶段设计法,对某些结构开始考虑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第三阶段特征:普遍采用工业化施工方法,出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化生产技术。 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向大跨和超高层发展,高强轻质混凝土的制成对此起了配合作用。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 设计计算理论:采用和发展了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第四阶段:发展工业化钢筋混凝土体系; 在规范中引入了概率设计方法; 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程序化和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 采用以线性、非线性静动力有限元等数值方法; 采用同时满足安全、美学、舒适和与环境友好的功能设计法和综合设计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上海金茂大厦, 88层,382m;;;;;;;;;;三峡大坝;奚落度拱坝;本课程的特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取决于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力学性能及两种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本课程同时又是一门结构设计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须考虑材料、施工、经济构造细节等方面的因素。 设计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