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5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 录
1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2
2.1石油类的环境危害2
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3
2.3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7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8
3.1测定石油类的方法8
3.2 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9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0
3.3文献方法研究12
3.4 与本标准的关系13
4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13
4.1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13
4.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15
4.3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15
5方法研究报告 17
5.1方法研究的目标17
5.2 方法原理17
5.3试剂和材料19
5.4 仪器和设备20
5.5样品20
5.6分析步骤21
5.7 结果计算34
5.8实验室内方法特性指标34
5.9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37
5.10 荧光法和红外法的比较37
6方法验证39
6.1方法验证方案39
6.2 方法验证过程39
6.3方法验证数据统计39
6.4 方法验证结论39
7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40
8标准实施建议40
9参考文献40
附142
i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根据生态环境部 (原环境保护部)《关于下达水中石油类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验证转化工
作任务的函》(环测便函 〔2017〕427 号),为推进 《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国际履约进程,实现我国关于2019年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 (CTC)的承诺,满足
现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石油类的监测要求,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向天津市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原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下达了“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
法”的验证转化工作任务。
1.2 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编制组
2017年 11月任务下达后,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立即成立标准编制组,专门承担此
项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并完成了任务书和合同书的填报。编制组成员中包括有多年水质石
油类分析工作经验的同志和目前从事该项目分析工作的同志。
1.2.2 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2017年 11~12 月,根据 《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 (国环规科技 〔2017〕
1号)的相关规定,检索、查询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并根据国内相关质量标
准,对目前水质石油类测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整理借
鉴的基础上,对方法中涉及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和干扰消除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
的研究和探讨,在整理借鉴的基础上确定了方法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2.3 编写开题论证报告
2017年 12 月~2018年1月,标准编制组根据拟定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标准物质种类调
查、萃取剂筛选、取样体积的确定、与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
法》 (HJ 637-2012)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比对实验,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开题论证报告及标准
文本草案。
1.2.4 召开开题论证会
2018年 1月,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项目开题论证会。专家委员
会听取了标准编制组的汇报,经过质询、讨论,专家委员会通过了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