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对联.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节对联   篇一:父亲的对联   父亲的对联   龚祥亮   从我记事起,一到过年,我家堂屋的中柱上都会帖上这样一副对联:   做人无他,宜忠宜孝须宜忍;   持家有道,在耕在读还在勤。   这是按照父亲的要求写的。开始是父亲写,我读书会写字后就一直是我写。每年过年都是这样写这样帖的,直到现在。我记得唯独有一年,应该是1990年吧,改成“耕读乃立家大本,忠孝是治国良方”,之后又书归正传,恢复原样。我们几兄妹笑称这是父亲的对联,千年不改,万年不变。为此,在XX年我搬家到新县城后,每到过年习惯成自然地依然这样写这样帖,父亲看到后眼神很是欣慰。他因为身体不好从去年来与我长坐后,一直想找个书法家把这副对联写出来装裱挂在客厅,可到现在我还未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心里很是惭愧。   对于这副对联的出处,我不知道是父亲编撰的还是从哪儿来的,也没有刻意问过父亲。只知道父亲用自己的一举一动的身体力行着他的对联。   父亲非常的勤劳,这是寨子出了名的。因为历史的原因,父亲没有读过几天的书,读到初二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了。从十一二岁开始犁田,只到今年因病才停止下田。在他能够劳作的时间里,我清楚地记得,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永远有做不完的农活,从来看见他没有放空一下。我还在家乡读书的时候,每天早上,我起床时,他已经   割得一挑牛草到家了;而晚上,则从来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戴月荷锄归”。干旱的时节,如晚上下雨,他就会连夜犁田,只到第二天才仿佛落汤鸡的回家。正是因为父亲的劳苦,我们几姊妹才能有今天的幸福。   去年父亲做了冠心病的手术,医生交代他千万不要干活了,他不置可否。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病刚好一点,又出门给别人起房造屋,怎么劝都不听,说是难得别人的信任。出去几个月回来,看见田里到处是石头,便又去“挑方”(清理田地里的石头),终于旧病复发,重新入院治疗。至此,在子女的严厉“威胁”之下,才放下他勤劳的双手。   因为历史的原因,父亲没有读过几天的书,读到初二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了。但父亲特别爱读书,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年岁里,只要是能够找到的有文字的东西,他都爱不释手。他最爱看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看了一遍又一遍,对里面的故事了如指掌。之后,便说给我们听。他很喜欢里面的忠义人物,并要求我们向诸如岳飞、诸葛亮等忠义之士学习,所以我出生后他给我取的名中有一个“亮”字。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的严格。我家每年大年三十都要“守岁”,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陪年”。这天晚上,他要求子女全都围坐在火炉边,听他上“政治课”。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家庭历史”、“年终总结”、“来年展望”和“家庭教育”。弟弟性子躁,始终听不了多久,一会儿就设法逃之夭夭,让父亲很是愤怒和无奈。弟弟至今一事无成,   便成为了父亲教育孙子的反面教材,用父亲的话来说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亲的家庭教育的教材除了历史故事外,主要就是《增广贤文》和他的对联。大年三十夜诵读《增广贤文》是铁定的课程,他还要我们背下来,所以我至今还基本能够背诵《增广贤文》,为人处事上我很多时候还参照执行,对我的成长有太多的影响。   父亲善“忍”,常常教育我们与人为善。他经常讲“六尺巷”的故事给我们听。说明朝的张居正做宰相后,家里人与邻居为一堵墙发生了争执,写信要张居正来解决。张居正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接到信后,家人邻居羞愧不已,各让三尺,终成今天之“六尺巷”。父亲常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己也努力做到礼让三谦,与人为善。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父亲自认没有尽到孝的义务,于是把对长辈的孝转化为对子女的爱。为了子女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他竭尽全力供应我们读书,用他的话来说,叫做砸锅卖铁也要盘。我们几个子女有三个考上工作,这让他无比高兴。   比山高,比海深,这句话绝对不能表达父亲对我们的爱。反正我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父亲对我们的爱的。XX年凝冻,县城停电停水,交通中断,生活物资匮乏,连取暖的东西都没有。这时候,父亲首先考虑的是我们。他冒着风雪上山烧炭,然后用背篓背着数五六十斤的炭,徒步30多里,沿着高速公路,穿隧道,过冰桥送到县城。看着父亲头顶霜花,脸湛汗水,佝偻着身子背着背篓疲惫不堪的出现   在我在县城的房子门前,我霎时泪眼朦胧,内心苦涩无比。父亲啊,我怎么才能报答你的恩情。   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举一动的身体力行着他的对联,感染着子女。父亲的教育让我们做子女的永远受益。作为高度概括父亲的教育内涵的父亲的对联,我将永远铭记。   篇二:父亲三周年对联   父亲三周年纪念对联故人已去整三载 ,哀思常存一千天 三载不见泪落尽 ,千里相隔眼望穿   1 陇上犹留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2 一生俭朴留典范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