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复习提纲八年级上 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例如:水母,海蜇、水螅、海葵、珊瑚虫 2、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例如:涡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例如:蛔虫、蛲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 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例如:蚯蚓、水蛭、沙蚕。 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例如:章鱼、蜗牛、石鳖、河蚌等。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 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例如:虾、蟹、蜈蚣、蜘蛛、蝗虫(所有昆虫)等。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例如:鲨鱼、鲫鱼、海马、中华鲟等。 (1)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2)鱼的外形呈流线型(或梭型),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控制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3)鱼鳃为鲜红色,因为鳃丝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 的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高。 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变态发育。代表动物:青蛙、蟾蜍等。 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例如:蛇、蜥蜴、 10、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排出粪便很迅速。⑥心脏四腔,体温高而恒定。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11、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如兔、大熊猫等。(心脏四腔,体温恒定,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草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肌肉) 2、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软骨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4、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具有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6、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7、运动的产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10、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1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而具有的行为。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等级。(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12、动物的通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和昆虫的性外激素等。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食物链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