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中国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本章导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民俗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距,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中外游客产生着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已成为多数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王牌”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民居建筑、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民族工艺与民间艺术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5个亚类,重点掌握它们的旅游价值、类型,以及中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第一节 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 一、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的旅游价值 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中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民族形成今日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我国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国家。 (一)节会庆典 (二)民间歌舞 (三)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的旅游价值 1.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引力价值 2.带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价值 3.宏扬保护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价值 4.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品牌价值 二、中国著名的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 (一)中国著名的节会庆典 1. 春节:即农历新年,中国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 藏历新年: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时间是藏历正月初一。 3.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地区传统的娱乐节日,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 4. 三月三: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故又称“歌圩”或“歌节”。 5.泼水节:中国傣、阿昌、布朗、德昂、佤等少数民族和东南亚一些民族的新年节,时间在傣历年新旧交替之时(公历每年的4月12日前后),为期3~5天。 6. 花儿会 西北回、土、东乡、撒拉、保安、裕固等民族的传统歌会,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因以演唱花儿为主要内容,故名。 7.兰州社火 社火,原是祭祀、求雨的一种活动,后演变成一种民间节庆娱乐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在兰州举行,表演的内容有太平鼓、腰鼓、铁芯子、旱船、高跷、狮子舞、彩车等。 (二)中国著名的民间歌舞 1.维吾尔族民间歌舞 维吾尔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民间有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麦西来甫”的习俗。麦西来甫即聚会之意,是维族的一种群众性文娱活动,常在节日、周末或收获季节举行。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以赛乃姆和本卡姆最为著名。 2.藏族民间歌舞 藏族各地区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果谐、堆谐、弦子、囊码、谐钦、热巴谐等。这里介绍堆谐和弦子。 3.瑶族民间歌舞 瑶族中有与汉族灯调相类似的节日娱乐性歌舞,但更具有民族风格的,还是瑶族在祭祖还愿的仪式中边舞边唱的祭礼歌曲,例如《跳盘王》、《长鼓歌》、《铜鼓舞歌》等。 第二节 民居建筑 一、民居建筑的旅游价值 民居建筑是各地民众的居住形式和居室结构的总称,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 1.艺术欣赏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 3.宣传品牌价值 二、中国主要民居建筑纵览 (一)汉族的主要传统民居建筑 汉民族分布于中国各地,其住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绝大多数地区是土木结构的院落住宅。 1. 北方四合院 一种流行于北京及华北地区的住宅建筑形式。使用最广泛的是单层四合院住宅。北京的四合院在全国的四合院中最具典型意义。 2. 江南院落 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住房多建成院落式,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一般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 3. 窑洞 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陇东、豫西和晋东南等地区,广泛地使用窑洞式住宅 。 4. 客家民居 闽西地区的土楼是传统民居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二)少数民族的主要民居建筑形态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住宅更是丰富多彩,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北方游牧民族的帐篷,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干栏式住房,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1. 帐篷型住宅 帐篷既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也是现仍在习用的一种居住形式。如北方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 2. 干栏式建筑 竹楼与吊脚楼均属干栏式住宅建筑形式,亦称“高栏”、“阁栏”等。这是中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住宅。 3. 碉房式民居 碉房是藏族和居住在四川等地的羌族人民的传统住房形式,又叫“碉楼”,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宽,平顶,一般为二到三层。 4. 石头房 云南大理装饰精美的石头房,不仅是白族人民喜爱的民居,也成为当地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节 民族服饰 一、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所谓服饰,是指人们从头到脚的一切覆盖、佩带物品和所有为了美化人的形体、改善人的社会形象而附加到人身体上的各种装饰品,如衣服、鞋帽、腰带、手套、袜子等。 1.艺术审美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 3.形象品牌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