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张海隆夏田契》之释疑
内容 提要:本文通过对“夏、边、舍、庭、玫围、获”等词的注解和诠释,揭开了覆盖在《张海隆夏田契》上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夏田契 《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3期发表了鲁山先生的《吐鲁番出土唐朝〈张海隆夏田契〉录文释疑》一文。《鲁释》对原载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117——118页的《唐龙朔三年西州高昌县张海隆夏田契》进行了校勘和注释。《鲁释》附有《张海隆夏田契》之图照和《吐鲁番出土文书》之录文。《鲁释》发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距今已有十六、七年之久,但至今未有人对《鲁释》所释《张海隆夏田契》之疑提出过疑议。近日,笔者对《鲁释》几经拜读之后,似觉《鲁释》除对《张海隆夏田契》录文第六行、第七行中的“别”字校勘为“罚”字正确之外,其余所释或未释之疑仍然存在。故笔者不揣冒昧,草此拙文与鲁山先生商榷,并求教与方家。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夏田契”比较常见,但较完整者不多,正如《鲁释》所云:“张海隆夏田契是这类契约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校勘和释疑该契“对了解其他夏田契的形式和内容有一定的帮助。”该契原文13行,为便于查阅校注,重将原录文照抄如下:唐龙朔三年西州高昌县张海隆夏田契1、龙朔三年九月十二日武城乡人张海隆於2、同乡人赵阿欢仁边夏取叁:肆年中3、五年、六年中,武城北渠口分常田贰亩。海4、隆、阿欢仁二人舍佃食。其耒牛、麦子,5、仰海隆边出。其秋、麦,二人庭分。若海隆6、肆年、五年、六年中不得田佃食者,别钱伍拾文7、入张;若到头不佃田者,别钱伍拾文入赵。8、与阿欢仁草玫围。契有两本,各捉一本。两9、主和同立契获指□记10、 田主赵阿欢仁11、 舍佃人张海隆12、 知见人赵武隆13、 知见人赵石子下面笔者依次对《张海隆夏田契》中存疑的字词进行注解和诠释。 一、夏何为“夏田契”,“夏”字在此作何解释,笔者阅读过有关吐鲁番出土文书方面的文章,其中提到“夏田契”的地方不少,似乎大家都明白“夏田契”,即为“租田契”。但“夏”字究竟在此是读“xia”呢?还是读其他什么音,没有人追究。《鲁释》也未作解释。“夏”字在此作“租”的意思很明白。《鲁释》中提到《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第五册已发表关于高昌时期和唐代夏田契22件,笔者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也见到7件,但“夏”字究竟读何音,它是那一个字的通用假借呢?黄幼莲女士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指出:“《文书》里‘夏’出现次数相当多,‘边夏’与‘边得、边入、边取、边买、边雇、边赁’等词组结构相同,‘得、入、取、买、雇、赁’均为动词,‘夏’也应是动词。且《文书》里出现‘田主’和‘夏田人’,这个‘夏’即‘租’无疑。普通话说‘租’,方言说‘sia阴平’,本字当是赊。《说文解字》‘赊,贳买也。段注:在彼为贳,在我则为赊也。’夏方音sia去声,‘赊与夏’音可通,因此文中的‘夏’即‘赊’,租也。”黄女士所举证的方言材料虽然是福建南安诗山话,但在笔者家乡山西晋南或豫西、陕西渭南以东地区的方言中,人们仍然把“赊”字读为“sha”。大家知道,自西汉以后,新疆即有大量的汉人流入,这必然涉及到文化的渗透。到了隋唐时期,汉人与新疆各民族的杂居已基本融洽。隋唐政府向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人口迁移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向隋唐政府的人口迁移已形成互动。汉字和汉语无论在官方或民间都已广泛使用,《张海隆夏田契》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可见,“夏”的读音就是“赊”字的方音“sha”,故“夏”为“赊”的通假字无疑。 二、边此夏田契录文第二行“边夏”一词,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夏田契中几乎都可以见到。《鲁释》未释。例:《唐龙朔元年左憧憙夏菜园契》:“龙朔元年九月十四日,崇化乡人左憧憙於同乡人大女吕玉麦玉夏张渠菜园肆拾步壹园。”《唐总章三年左憧憙夏菜园契》:“总章三年二月十三日,左憧憙於张善憙边夏取张渠菜园壹所……。”《唐乾封元年左憧憙夏葡萄园契》:“乾封元年八月七日,崇化乡人左憧222钱叁拾伍文,於同乡人王输觉边夏22渠蒲桃壹园。”而“边夏”一词都出现在田主的名子之后,这是为什么。前面我们在引证“夏”字词义和读音时,曾提到“边夏”与“边得、边入、边取、边买、边雇、边赁”等词结构相同。“得、入、取、买、雇、赁”均为动词,“夏”也应为动词。那么“边”在这里是一个什么词呢?笔者认为,它是一个“方位代词”。“边”,即指“那边”或“某处”。在“边”的前面出现田主的名子或园主的名子、麦主的名子、驼主的名子、钱主的名子、房主的名子,都是对“边”的一个限定。“边”字出现在某某人名字的后面,即指这田是某人从某某人那里租到的,或粮食是某人从某某人处借到的,如此等等。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解读(2019年版).pptx VIP
- 初中音乐教学课件走进京剧.ppt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 药剂职业生涯规划目标.pptx VIP
- 2025年SpaceX火箭推进系统技术创新及市场影响报告.docx VIP
- (新版)油品计量工(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资料(浓缩400题).pdf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法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精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课件.ppt VIP
- 2023年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培训资料.doc VIP
- 【MOOC】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