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组织培养 主要内容: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研究进展. 目前玉米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 细胞融合可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 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及其它多倍体、非整倍体. 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让外植体能够高频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 的体细胞再生体系 ,为玉米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回顾 Larue在 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外植体,首次诱出玉米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 1975年,Green和Phillips首次用A188的幼胚作外植体,诱导出二倍 体 愈伤组织 ,并再生得 到第一株无性系植株。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现在已经能从多种外植体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例如:幼胚、花 药、幼穗等,其中幼胚是最易诱导,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植体。 玉米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简介) 1、玉米花粉和花药组织培养 玉米花粉和花药的培养一般可获取单倍体植物,有利于促进玉米遗传育种工作的有效进展。 2、 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 玉米植株的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具有良好的分化性能。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有利于促进完整玉米植株的生长,并且在取材上不受季节限制。 3、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 玉米幼胚属于二倍体, 且分生能力较强。幼胚是最易诱导, 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植体, 但幼胚取材的时间受到严格的季节限制。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1、准备工作 接种室消毒 准备诱导培养基(N6+肌醇+L-脯氨酸1.38g/L+蔗糖30g/L+琼脂7g/L+水解酪蛋白0.5g/L+2,4-D2mg/mL) 灭菌 2、外体消毒及挑幼胚 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 至超净工作台,用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剥一层擦一层至完 用刀去掉1/3玉米籽粒 挑幼胚 接种到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 3、继代 准备继代培养基(N6+水解酪蛋白0.1g/L+L-脯氨酸0.69g/L+甘露醇20g/L+蔗糖30g/L+琼脂6.5g/L+2,4-D1mg/ml) 诱导两次后,转入继代培养基每7天继代一次,直至出透明、黄色、坚硬的愈伤组织,可用于转化(一般继代三次) 4、转化 浸染培养(22--25℃,暗培养3天) 恢复培养(暗培养3天) 筛选培养 分化培养 生根培养 壮苗 5、移栽及管理 移栽前,应对移栽用的基质进行灭菌。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 光照下锻炼2-3天,然后再开口练苗1-2天,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玉米组培苗移栽时首先应把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以免受细菌或真菌污染而影响幼苗生长。 移栽 玉米茎尖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1、准备工作 接种室消毒 准备培养基(MS+蔗糖30g/L+琼脂6.5g/L) 灭菌 1、玉米种子消毒 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200—300粒玉米种子 用75%酒精清洗8min 0.1%升汞5min 无菌水洗2遍 加入无菌水静置8h 0.1%升汞8min 无菌水洗5遍 装入钣盒 28℃暗培养3天 2、接种 取出培养三天后的种子,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根向下伸入培养基中,芽向上,芽萌发得不太好的继续放进饭盒中再培养。 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的芽放回28℃暗培养3-4天。 3、玉米茎尖转化 取出MS固体培养基中的芽放在无菌滤纸上 切根 镊子夹胚轴,在茎尖处用刀尖切半边。 在茎尖生长点划一小口。 转化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 3、移栽及其管理 培养3—5天后,将其移栽至至花盆中,其 中注意事项与前面的相同。后期的管理也于前者相近。 谢 谢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