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件第二章 鲁迅.pptVIP

延 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件第二章 鲁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鲁迅生平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评价与争议 教科书提到鲁迅的贡献 1、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最早发表白话小说,也较早开始写新诗,他使杂文获得社会的认可,他的《野草》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诗集。 2、青年导师,文坛领袖 许多文学青年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3、文学研究家和文学翻译家 《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史;翻译出版了29部著作,如: 《域外小说集》 二、鲁迅经历及思想 △ 生卒年代(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主要经历: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由小康坠入困顿,对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与农村的联系(对农民问题的观察)、求学经历(接触进化论、弃医从文,)、辛亥革命中的经历(对辛亥革命的失望) 鲁迅思想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1)1881——1898:少年叛逆者 (2)1898——1909:青年爱国者(1906年前为科学救国论者,1906年后为思想主义者) (3)1909——1927:彻底的民主主义者(1924年前进化论者,1924年后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 (4)1927——1936:共产主义者(1930年前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者,1930年后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节 小说创作 ——《呐喊》与《彷徨》 一、概述 1、创作概况: 严家炎先生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1911年,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发表在1913年4月25日出版的《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 。 《呐喊》出版于1923年9月,收1918 —1922年的小说15篇,1933年第14次印刷时,抽去《不周山》,改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 现在所见共14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集名为《呐喊》,是以此为革命呼号、助威,“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当然,也隐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 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收入作家1924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8月出版。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在《彷徨》的题记中,鲁迅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表明他在五四落潮、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的时候,内心的苦闷、孤独,用他的话说,就是 “战斗意气冷了不少”。 2、文学创作的两大题材:农民与知识分子 3、文学创作的主题:揭示封建社会与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 ; 揭示中国人落后的国民性 ;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 《狂人日记》是总纲和宣言。鲁迅自己说自己的《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更“忧愤深广”。 二、《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狂人日记》分析 ——鲁迅小说创作的序言与总纲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为主人公。 “狂人患病之后,感到周围的人都要吃他. 其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在封建传统蒙蔽下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封建礼教是以家族为核心的,它的贯彻首先是在家庭内部实行的,“大哥”就是封建家长的象征,他可能并非有意害人,但一定要按照封建社会传统消灭“狂人”的叛逆思想。此外,赵贵翁、医生显然都是封建传统势力的代表,他们“吃人”是不足为奇的。 (易牙烹子、徐锡林被吃) 《狂人日记》的地位: ★开辟中国文学“现代”历史新天地的第一 声“呐喊”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小说-—文学创作的宣言与总纲 《狂人日记》的两大发现—— 关于“吃人” 关于“狂言” 思想内容:“忧愤深广” 语言形式:“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鲁迅《新文学大系二集·序》) 三、《伤逝》 一)、深刻的立意与精心的布局 1、深刻的立意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做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著名演讲,尖锐地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鲁迅式追问。 鲁迅告诉广大青年与妇女:“人生最痛苦的事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为娜拉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