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60例临床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肌无力6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肌无力;诊断;药物 治疗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并有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点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将近8年来我部收治的重症肌无力6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重症肌无力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男:女=1:,年龄3~82岁,平均42岁,汉族59例,维族1例,发病年龄<40岁者26例,≥40岁者34例。病程d~15年,平均个月。中国编辑。 临床表现及分型 本组病人多数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个别为劳累后发作,病程长者达15年,短者仅d。均表现为横纹肌、眼肌及咽喉肌的无力,其中单纯眼睑下垂23例,晨轻暮重17例,其余病人表现不典型。60例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按Qsseman分型,Ⅰ型23例,Ⅱa型7例,Ⅱb型30例。以眼型为首发者23例,全身型27例,延髓性麻痹症状者10例。 辅助检查 0例行胸部CT扫描者46例,11例发现胸腺瘤,2例胸腺增生,20例行甲状腺功能测定,2例诊断“甲亢”,48例行心电图检查,4例显示STT改变,3例为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速。新斯的明试验43例,阳性38例,阴性5例,17例重频试验,12例阳性,例阴性,19例头颅CT或头颅MRI扫描,例脑梗死,1例脑膜瘤。 治疗及转归 0例均使用吡啶斯的明,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120 mg,26例同时应用泼尼松,最大剂量60mg,症状完全控制后连服2~3个月减至mg 1次/d,5例对以上药物无效则加用环磷酰胺及丙种球蛋白,4例行血浆置换治疗,2例治愈,2例好转。11例合并胸腺瘤,8例为恶性胸腺瘤应用放疗、化疗,4例行胸腺摘除术,3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2例合并胸腺增生予以手术切除治愈,60例病人经上述治疗治愈14例,好转40例,2例无效,4例死亡。 中国 中国编辑。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并有补体参加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特点是自主运动时肌肉明显易疲劳和无力,经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治疗 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上根据年龄,肌无力受累范围和病情严重性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包括成年肌无力,儿童肌无力和少年肌无力等[2]恶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可以说是一种恶性肿瘤,同时又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本组60例有11例合并胸腺瘤占18%,其中恶性胸腺瘤8例,占13%,符合 文献 报道。本组11例胸腺瘤,4例行胸腺瘤切除术,3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心力衰竭而死亡,余治愈出院。在感染方面,统计结果表明它是MG的一个主要因素,肺部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常是肌无力危象的诱因或合并症,若不控制感染则危象难以解除。因此,合理用药、避免疲劳、提高肌肉抵抗力、预防感染可降低死亡率[4]。   本组60例作心电图检查48例,占80%,其中4例有STT改变,占%。MG病人可有心脏受累,且其受累在本质上与MG有关,这可能是由于通过大量乙酰胆碱刺激烟碱样抑制受体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所致[5],MG患者应常规行ECG检查,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床旁配备除颤器[6]。 关于肌无力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仍属首选,配合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并根据病情选用血浆置换疗法,临时观察均起到一定效果,使用后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现心脏、肝、肾功能损害。本组60例均诊断明确,70岁以上3例经治疗均好转出院。 【 参考 文献】   [1] 刘爱余,李柱一,张金妮,等.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变化对单纤维肌电图jitter的影响[J]. 中国 临床神经 科学 ,XX,13:348-351.   [2] 史玉泉.应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80-888.   [3] 马勤运,庞列文,陈志明.65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及其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XX,14:77-80.   [4] Christensen PB, Tensen TS, Tsiropowlosl,et and suntivd in myast henia gravis:Adanish population based study[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8,64:78-83.   [5] 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XX:123-124.   [6] 舒仁荣,秦绍森.9例重症肌无力死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XX,8(1):25-27. 中国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