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照(Kate Stevens)的中国曲艺研究.docxVIP

石清照(Kate Stevens)的中国曲艺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清照(Kate Stevens)的中国曲艺研究   石清照的中国曲艺研究   1975年的一天,我接到北京曲艺团团长江涛的通知,要我和他一起陪同京韵大鼓演员、教师良小楼和北京琴书演员关学曾到北京民族宫饭店,接受“加中友好访问团”学者石清照博士的访问。并称,她是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后第一个“加中友好访问团”的重要成员。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还很少有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一个外国学者约见两位曲艺演员,为什么呢?怀着一种好奇心我参加了这次访谈。   待我们坐定相互介绍过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石清照博士说:“良小楼与关学曾是我慕名已久的两位老师,我有一张两位演唱的唱片,在家中反复听了无数次,非常喜欢。为此,这次来中国第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见到两位老师,今天,多年的愿望实现了,非常激动。”接着,她讲述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到台湾进修中文并在一个偶然机会爱上京韵大鼓,并求教于台北京韵大鼓名家章翠凤的经历。石清照在哈佛大学修博士学位时,撰写的论文就是《京韵大鼓研究》,导师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之女、哈佛大学教授卞赵如兰。她表示,研究中国的曲艺艺术,还是应该到中国大陆来,这里才是曲艺艺术的根,希望能与曲艺界的朋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当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痴迷,其研究又是如此深入,真是令人肃然起敬。临别时,她对我说:“有事可以直接和你联系吗?”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也从此有了我与石清照40年的交往与友谊。 联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她数次到北京访问,做的事情主要是“拜师学艺”。她1983年拜中央广播说唱团著名京韵大鼓演员孙书筠为师,并请北京曲艺团著名弦师韩德福为其练唱伴奏。她学习很刻苦,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从驻地北京大学到五六公里外的展览路孙老师家上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生性执着的她,就是在手臂不慎骨折的情况下仍然缠着绷带坚持练唱。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向孙书筠老师学习演唱的《长坂坡》片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道录制并正式播放,听者无不称她演唱得颇具孙派风格。   我们知道,在她的博士论文里,她对京韵大鼓发展的历史、演唱形式及其特征已经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她为什么还要拜师学艺呢?这绝不是为了当演员,而是要更充分地掌握京韵大鼓的演唱及其表演的基本规律,并在自己更精准地掌握了这一规律后,能更生动地将京韵大鼓艺术介绍给北美的观众,如翻译成英语演唱。此后,她又开始学习山东快书及快板书的演奏技法。1989年春节,她出席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在老舍茶馆举办的春节联欢会,并被邀请登台演出。只见她从容地拿着鸳鸯板,打出“当地格当、当地格当”的节奏,合辙押韵地用英文说了一段山东快书,受到在场曲艺界同仁们的赞誉。与她在加拿大、美国用英语演唱京韵大鼓《长坂坡》《子期听琴》一样,她进行着“中为洋用”的艺术实践。   1993年以后,她因身体不适不能远行中国,但其对中国曲艺的研究并未中断,她在加拿大的家中仍继续着对山东快书、快板小段的研究和汉译英的工作。为使唱词及人物介绍翻译得准确无误,她多次与我们书信探讨或电话沟通,她要把充满中国民间乡土气息的、充满中国式智慧与幽默的小故事翻译成英语的韵文,用中国式以板击节的诵唱形式,介绍给加拿大的观众,她希望中国的民间艺术形式也能在北美的土地上生根、繁衍。   同时,石清照还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工作,那就是尽全力促进中国与北美的文化交流。她每每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常到北京、天津、辽宁、上海、苏州等地观摩曲艺演出,并与演员、弦师、曲艺学者座谈。她也曾应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方专家座谈,将她了解的北美学者对于中国演唱文艺的研究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介绍;在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绝状态时,向中国大陆的学者介绍台湾曲艺的情况;尤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她对该院正在承担的《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的编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对历史发生事件的全面记录,对于后人研究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会影响到人们对未来的抉择。她在对京韵大鼓艺术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搭起了中国曲艺界与北美中国演唱艺术研究会以及北美各方学者沟通的桥梁。其中美国达慕斯大学教授白素贞就是由她介绍与我们相识,30多年来仍保持密切联系的朋友之一。 联盟   在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初期,对于我们来说,世界是什么样的,外国的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他们从事研究的方法等等都是我们想知道的,石清照的努力无疑为我们打开了沟通的大门。如1985年,她邀请孙书筠老师赴加拿大多伦多,将京韵大鼓艺术介绍给多伦多的观众;1991年,她与白素贞共同邀请我和蔡源莉赴美,参加了在新奥尔良举办的北美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第15届年会;1993年,又是在她与白素贞的资助下,孙书筠老师访问了温哥华,参加了由石清照主持的维多利亚说书会,这是为孙书筠老师的到访专门组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