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分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一季度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工作需要细致、慎独,但是由于工作经验欠缺,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学习这些案例,堵工作中的一个个漏洞。希望大家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件。 案例1:葡萄糖也过敏,凡事不能想当然 那天我科收治了一例支气管感染的患者。评估时,问到药物过敏史,该患者称有青霉素过敏+葡萄糖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理解,但对葡萄糖过敏我认为这不可能,肯定是病人描述错误。一个人怎么可能对葡萄糖过敏呢?我们吃的食物在人体内不都是分解成糖了吗?我从来没有见过葡萄糖过敏。我坚持认为是葡萄糖里加了药物导致过敏。因此,在首页上我没有填写「葡糖糖过敏」该项,医生也只知道患者青霉素过敏。当我遵医嘱为患者输上葡萄糖为溶媒的药物时,患者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幸好,经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后来进一步病史询问中,了解到患者曾多次发生葡萄糖过敏,每一次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想当然造成的。 体会:虽然该患者痊愈出院,但只要想到该患者如果发生意外,我就不寒而栗,医疗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我难辞其咎。我曾经询问了,但没有与医生沟通,轻视患者的主诉,而我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我「想当然」。 案例2:规范医嘱,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 这是发生在化疗科的真实故事。某种化疗药的常规用法是「d1、d8」,用药共两次而已,因为该药物半衰期的问题,若第二天继续用药,会导致体内浓度过高。 结果一个新医生开成了「XX 药 d1-d8」,第二天用药时,护士没有发现问题,直接就打上了,结果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过了不久,又发生医生开对医嘱「d1、d8」,但是护士用错药.....第二天护士直接给病人用化疗药。结果家属发现了,问:上次是第八天才打这个药,这次要连续打吗?护士匆忙换下,吓了一身冷汗,一个标点符号也会要人命。 体会:「d1、d8」的用药医嘱不宜写成「d1-d8」,应该写成「XX 药第 1 天,第 8 天」。当然,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还要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自己学习、掌握其知识。即使医生医嘱有误,护士也能及时发现,并且阻止错误发生。 案例3:禁食注射胰岛素,突发低血糖反应 我是一名新护士,遵医嘱早餐前半小时给病人皮下注射了胰岛素,但这个病人早晨有空腹的检查要做,病人没有说,我也没有注意到病人床头的「早晨禁食」的牌子,结果病人在检查的路上就发生低血糖了,幸好家属带来糖在身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体会:床边有「早晨禁食」的牌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早晨需要空腹的除了做检查,还有其它的项目,像当日手术等等。给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如果护士能多说两句,比如跟病人或家属交待半小时内进食等。这时候大部分病人肯定会说早晨不能吃东西,因为今天要进行***。这样的话,护士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请示医生并补救。 案例4:资深护士的提醒,呕血咯血搞不清 胸外科夜班,一名食管癌术后 2 天的病人,术后一直很平稳,胃肠减压(通过右鼻孔)引出暗红色血液,量也不多;有咳嗽,无咳痰、咯血。夜间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带泡沫血痰。胃肠减压量 2 小时增加了 200 多毫升,血性液颜色较为新鲜。左鼻孔出血,也为鲜红色血液。给了止血药,病人还是出血不止。家属反复来找我去看,我立即打电话请示了那个诊疗组教授(当时并没有说鼻孔也出血)。教授首先考虑是吻合口出血,于是急诊行胃镜检查。结果吻合口及残胃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阳性结果,我发蒙了。 值班资深护士和我说:「会不会有鼻出血?弄胃管时有没有很费力?」。我立刻醒悟,急请耳鼻喉科会诊,结果发现真的是后鼻道出血,给予填塞止血。第二天早上交班,主任还表扬了我,说我临床护理观察仔细。 体会:临床经验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机会遇上这些特殊案例。那么,日常的学习、积累、观察就尤为重要了。比如这事虽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如果我身边的同事主动来学习、请教,那么以后她们碰上这种案例,就不会一头雾水了。 案例5:提醒检查不能省,经验行事风险高 一位朋友的儿子因头皮上长了一个小包块,特来我院让我诊治。我认真检查了一下,见包块只有黄豆大小,表皮稍有色素沉着,边界清楚,有活动性,质度中等,无触痛。考虑是一个良性肿瘤,马上就在局麻下做了全切手术。手术切下来的肿块也有边界,当时认为是良性肿瘤,觉得没有必要作病理检查,也想为朋友省一点钱,顺手就将切下来的标本丢到污桶里。这时巡回护士过来问我要标本。我说:「肯定是良性的,不要做病检。」护士说:「还是做一下病检好,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她马上弯腰把标本从污桶里拣出来,洗干净用福尔马林浸泡好。我看到她这样认真,就还是按规定将肿瘤标本送去做病理检查了。一周以后,创口拆了线,愈合良好。这时病理报告也出来了,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报告是「恶性黑色素瘤」。我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