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典型淤积河段细颗粒泥沙理化特性研究-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三峡典型淤积河段细颗粒泥沙理化特性研究-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摘 要 泥沙淤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细颗粒泥沙自身 物理化学性质对其絮凝沉降的影响能增进对三峡库区泥沙淤积规律的认识,同时 对库区航道的整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重庆忠县皇华城河段5个不同断面 (分别记为S1、S2、S3、S4和S5)不同深度的泥沙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激 光粒度分析、XRD(X-ray Diffraction,x射线衍射仪)、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等离子体光谱仪)等方法,分析得到了泥沙颗粒的粒度分布、有机质含量、 元素组成、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pH等理化特性的 相关数据,以及各理化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讨细颗粒泥沙粒径、有机质 含量、Zeta电位、CEC和元素含量对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得出了如下主要结果: 1)泥沙颗粒以粘粒和粉砂为主,粒径大小在2~1201am范围内,分布较分散, 但其中值粒径和平均分布较为集中,分别在7~181am和10~301am范围内;泥沙颗粒 属于中性偏碱,其pH主要分布在7.5~8.5之间;细颗粒泥沙表面带负电荷,其Zeta 电位(绝对值)最大为13.68mV,最小为7.21mV;泥沙颗粒的CEC变化较大, 其中S2—05断面的CEC可高达34.4cmol/kg,而S1.01断面的CEC仅为25.7cmol/kg; 各断面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但差异性较小,其有机质相对含量主要分布在 3.0%--4.0%;细颗粒泥沙富含多种元素,各断面基本均含A1、Ca、Fe、Mn、Zn、 Cu、Pb等元素,但不同元素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其中,Ca和Fe元素含量最高可 达1409/kg和1089/kg,而Mn元素最高含量仅为39/kg,同时实验结果证实Fe元 素会影响泥沙的淤积量。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细颗粒泥沙的粒径与有机 质存在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07,CEC与Zeta电位存在显著负相关,其 相关系数为.0.756,pH值与Ca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91。 2)细颗粒泥沙的粒径、有机质含量、Zeta电位、CEC均会对其絮凝沉降速度 产生显著的影响。当泥沙粒径从10.83um增至15.21urn时,颗粒的絮凝沉降速度 会逐渐减小,从0。56mm/s降至0。34ram/s;有机质含量与絮凝沉降速度呈负相关, 当有机质相对含量从3.04%增加至3.41%时,泥沙颗粒沉降速度从O.67mm/s降至 0.38mm/s;Zeta电位显著影响泥沙的絮凝沉降特性,当Zeta电位(绝对值)从 11.64mv增至16.93mv时,颗粒的絮凝沉降速度从0.59mm/s降至O.39mm/s;当泥 沙颗粒的CEC从32.2cmol/Kg增至36.7cmol/Kg时,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速度从 0.45mm/s降至0.29mm/s。 针对三峡忠县皇华城河段泥沙理化特性研究得出的详实数据,以及提出的细 颗粒泥沙自身物化特性对絮凝沉降影响机制,将为进一步认识三峡库区泥沙淤积 万方数据 规律和整治库区航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是对传统泥沙絮凝理论的有力 规律和整治库区航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是对传统泥沙絮凝理论的有力 补充,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长江;细颗粒泥沙;理化性质;絮凝沉降;影响因素 Ⅱ 万方数据 ABSTRACTThe ABSTRACT The issue of sediment deposit in the Yangtze River has become a key element to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navigation.Study on the effect of fine sedimen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formance on flocculating settling thus has many significant meanings, such as promoting the recognition of sediment deposi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advancing the treatment of channel dredging.This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ok five different sediment samples as research target,which were taken from Zhongxien Kounty(Chongqing, China).Specifically,th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