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数学建模教与学的探索与发展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张思明 2011年9月 内容提要 一。中学数学建模的意义 二。中学数学建模在我国的发展简要过程和我们的团队所作的工作。 三。以“双课堂”数学建模为例的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归纳。 四。中学数学建模的课程形态的要素建构 五。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 我们只能培养打工仔,培养不出老板: 只会解题,没有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险 为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 发展智力;能力=智力+知识+机会 为何随着学校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 幼儿忙探究;学生忙解题;成人忙休闲 过于关注“历史世界”与“知识世界”: 离学生的个人、生活意义太远 有人批评我们正在培养“有精神病的科学家”: 上学就是为了读专家定的书;特别是几门要考试的书 1. 什么是数学建模? 中学生可以做数学建模吗? 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意义 数学建模可以看成是 问题解决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对象主要是非数学领域(如经济、工程、生活等)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问题。它更突出地表现了对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过程;数学工具选择使用的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迭代过程。 模型与建模: 一种常常有的认识是把数学模型理解成物理意义下的模型,如飞机和轮船的模型。确实,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模型来了解“母本”物体的信息和性质。用模型来研究“母本”物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方法。而数学模型往往不是一个实体模型,它是用来近似表达事物或其现象特征的一种数学结构,是用一组数学规则和定理来描述、刻画事物和现象的理论模型。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叫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的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是否符合实际? A: 现实世界的 E: 实际问题的解 问题或情况 修改、深化、扩展 回译 检验 简 D: 数学模型的解 化 数学方法 计算机工具 翻 译 B: 现实的模型 C: 数学模型 一个数学建模的典型案例 七桥问题 在东普鲁士的小城镇哥尼斯堡,有一条小河从市中心穿过,河中有小岛A和D ,河上有连接这两个岛和河的两岸B、C的桥 。如图1-1所示。问一个人能否将每座桥既无重复也无遗漏地通过一次? 学习综合性的体现 路口车辆通过概率(数学问题) 从刹车到停住的距离(物理问题) 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心理问题) 灯自动控制的可靠性(信息科学) 造灯材料的耐用性(化学问题) 确保各类人遵守规定(法制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目标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实际,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尝试主动探究的学习,尝试在实践和工作中学习;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形式 可以设计一门由系列问题组成的独立课程; 可以设计为某门课程中一个章或节; 可以设计为一次探究活动; 或以设计为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线,加入讲座、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环节; …… 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活泼的、有趣的、有吸引力的。 形式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几个人课题组,也可以是一个的集体活动。 二。中学数学建模在我国的发展简要过程回顾和我们的团队所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