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你所爱爱你所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面對人的生老病死 生命脫離不了死亡,死亡讓在世的生命變得有限,因為有限,所以珍惜。藉由對死亡的認識,讓我們思考存在。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授課老師:齊肖琪教授 第7單元:面對人生的變奏曲 * 恐懼死亡的原因 未知的恐懼 死亡的形貌及過程 對未了心願之遺憾或悔恨,來不及補救之恐懼 * 面對死亡的學習 從日常生活中操練面對失落 怨天尤人? 學習感恩 放不下 ? 學習捨下 不甘心 ? 坦然接受 認識生命的不可逆 養寵物與電子雞 * 面對死亡的學習 什麼是你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 生命的三個層次:靈、魂、體。 保養身體,充實生命內涵,認識真理。 生涯的規畫要包含預立遺囑 * 末期病人層面 癌症末期的病患並不會馬上死亡,需要經過一段時期後才會步入生命的終點。 末期病人對於死亡若有正確心理調適,才能沒遺憾。 * 動物可以安樂死,人不能. 面對安樂死的心裡掙扎 減輕痛苦 時機 尊重生命的做法 道別 安樂死? * 臨終病人的心理 心理: 震驚、否認、憂慮、接受; 過去的恩怨情愁易浮上心頭; 害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與負擔; 害怕失去自主能力而任人擺佈; 偶有崩潰感,想放棄奮鬥; 害怕孤獨; 放不下心愛的人; * 臨終病人的需要 需要尋找意義 需要寬恕與和好 從薛岳的歌聽一位臨終病友的心聲 需要從信仰而來的盼望與力量 希望交待未了的心願 道別 * 如果還有明天(歌詞)作詞/作曲:劉偉仁;原唱:薛岳 魔鏡歌詞網/tw100235x1.htm#6 歌詞帝國 /lyric.php?sid=355aid=2905lid=2905 * 如果還有明天 (薛岳) 薛岳-如果還有明天 /watch?v=DH5LWiPPqSUfeature=related 薛岳-尊重生命(董氏基金會) /watch?v=aQbSPLXTX48feature=related 如果還有明天作者專訪 /watch?v=_dkawgTSp48feature=related * 一位臨終病人的心聲 1989/12/25 薛岳 我手術後第三天, 父親突然出現在病房, 仍然是那樣面無表情, 遞給我兩萬元, 然後他走進廁所, 我聽見他在啜泣, 我承受不了, 眼淚決堤般落下, 出院後, 我寫下了這段感情…. * 一位臨終病人的心聲 蹣跚的腳步,要強的脊樑, 大聲的說話,掩不住嘴角的脆弱, 在你從未擁抱的生命中, 我也學會了從不擁抱別人, 在你走的那年,我正年少輕狂, 而今再現眼簾的,是白髮的你, 不,親愛的爸爸! 我可不可以不一樣, 嗯,親愛的爸爸! 愛可不可以不一樣. 不,親愛的爸爸! 我們可否先作個朋友? 嗯,親愛的爸爸! 最淡最淡的那一種! * 需要饒恕與被饒恕, 需要接納與被接納, 需要愛的成全。 臨終病人的需要 * 臨終病人的權利 我有權, - 被人們以活人看待; - 抱持希望; - 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緒與感受; - 參予關乎自己的醫療照護計畫; - 知道自己的病情; - 提出疑問,獲得誠實回答; * 臨終病人的權利 我有權 - 即使無法治癒,仍能獲得持續性的醫療與照護,達到舒適的目的; - 免於痛苦; - 在面對死亡這件事上得到幫助; - 不必在孤獨的狀況下面對死亡; - 要求遺體受到尊重的對待。 * 安寧護療的淵源 20世紀: 朝聖者的中途之家 1967 桑德絲修女(醫生,護士,社工),結合醫療與愛心,於倫敦成立安寧療護醫院。 1976 美國第一家安寧療護醫院 1990 台灣馬偕成立安寧療護病房 * 安寧療護的實際做法 設法讓病人身體的疼痛減至最低。 保持病人身體的整潔與清爽,是否插管與開洞要尊重病人的決定。 飲食尊重病人的喜好而非勉強。 常活動 佈置一個舒適像家的環境。 幫助病人完成心願。 * 安寧護療的理念 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 非安樂死 乃是善終。 * 幫孩子面對親人的死亡 小傑的故事 (社工的藝術治療) 父親一年前車禍身亡, 母親又肝癌末期 孩子的懼怕 畫自己的手? 畫媽媽的手 做項鍊 ? 為母親掛項鍊 義工用媽媽的睡衣為孩子縫製的熊寶寶 出殯的一刻? 媽媽好漂亮 * 醫病關係與醫護養成教育 病號還是病人 視病如親 措辭與態度 環境的安排 醫生的養成教育 增進知識與技能來照顧病人 尊重遺體 * The beauty of our lives is the expression of our mutual caring. It is also how to bring peace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So we can be without regret. E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