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清河一矿90万吨矿井设计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 1 -
§1—1 矿井概述 - 1 -
§1—2 井田地质特征 - 3 -
§1—3 煤层特征 - 10 -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 21 -
§2—1 井田境界 - 21 -
§2—2 矿井工业储量和可采量 - 22 -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7 -
§3—1矿井工作制度 - 27 -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7 -
第四章 矿井开拓 - 28 -
§4—1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 - 28 -
§4—2矿井基本巷道 - 35 -
第五章 采区设计 - 40 -
§5—1煤层的地质特征 - 40 -
§5—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41 -
第六章 采煤方法 - 54 -
§6—1采煤工艺方式 - 54 -
§6—2回采巷道布置 - 71 -
第七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 - 72 -
§7—1 矿井运输 - 72 -
§7—2 矿井提升 - 87 -
第八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 99 -
§8—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 99 -
§8—2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 99 -
§8—3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 104 -
第九章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 112 -
前 言
此次设计的题目为清河一矿90万吨矿井设计。清河一矿是本人所在单位,是一个技改矿井,清河一矿是由6个小煤窑整合而成,整合前各矿井开采井田范围内2#、4#煤,采用的采煤工艺为炮采。整合前小煤窑采煤工艺落后、产量小、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面临着被煤炭行业淘汰出局的境况。整合后的清河一矿采煤方法改为综采,年产量为90万吨。由于采用先进的采煤工艺,技改后的清河一矿不仅产量大大增加,生产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此次设计的内容包括矿井开拓、采区划分、大巷布置、工作面布置的介绍说明;矿井及采区的地质概况、采煤工艺的介绍、巷道支护形式、设备选型的介绍说明;以及采区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洒水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的介绍说明。
本人作为这个技改矿井的技术管理人员通过本次对所在矿井采区的设计,更深刻的了解了我矿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技改工程的重点,同时作为一名煤矿工程人员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系统的梳理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摘 要
清河一矿位于古交市西北约15km处加乐泉村村东,矿井井田面积2.1062km2,批准开采煤层2#、3#、4#、8#和9#煤层,由于2#、3#和4#煤层在整合前已大面积采空,故只考虑8#、9#煤层的开采。8#煤层平均厚度2.96m,9#煤层平均厚度2.25m,井田内8#、9#煤层地质储量为1056.9万吨,可采储量为566.34万吨。2006年4月批复矿井规模3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13.5年,矿井于2006年12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6月批复矿井扩建9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4.8年。
STYLEREF 标题 1 第九章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53 -
第一章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井概述
一、交通位置
清河一煤矿位于古交市区西北15km处嘉乐泉村村东,行政区划属嘉乐泉乡管辖。太(原)~宁(武)公路和太(原)~岚(县)铁路均由井田西南侧通过,镇城底站相距井田约6km,其间有嘉乐泉矿的铁路专用线连通,由井田到太原公路里程66km,铁路里程56km,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二、地形、地势及河流水系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侧,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十分复杂。井田内较大的沟谷为牛沟,呈南北向穿越井田南部。井田地表大部为第三、第四系土层覆盖,仅南端边界附近有少量基岩出露。井田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山梁,标高+1355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南部边界处牛沟沟谷,标高+1185m,最大相对高差170m。
井田范围地表河流不发育,各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均属干沟,只有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流泄,辗转汇入西南侧的狮子河,最后于镇城底流入汾河,属汾河水系。
三、气象与地震
井田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冬多风,夏季多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据古交市气象统计资料,该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9.6°,一般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2℃,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3.7℃。
年平均降雨量426.1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室2025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计划.docx VIP
- 邮轮港口及旅游资源李肖楠50课件.pptx VIP
-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pptx VIP
- nt1100逆变器技术资料.doc VIP
- 中国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律师事务所服务质量反馈制度.docx VIP
- 人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4-What-can-you-do-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 VIP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DB5206_T28—2018_梵净山茶叶冲泡品饮指南_铜仁市 .docx VIP
- DB37_T5110-201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