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层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及成因探讨.DOCVIP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层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及成因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层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及成因探讨?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005)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王代富,男,1990年生。理学硕士,从事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wangdf126@163.com。 王代富1,3) 罗静兰??通讯作者:罗静兰,女,1957年生。教授,从事碎屑岩储层沉积学与火山岩岩相学与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jlluo@。?1) 陈淑慧2) 胡海燕1,4) 马永坤2) 李弛1) 柳保军 ??通讯作者:罗静兰,女,1957年生。教授,从事碎屑岩储层沉积学与火山岩岩相学与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jlluo@。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广州, 510240; 3)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91; 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内容提要:通过各类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碳、氧及锶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分析,开展了白云凹陷深水区珠江组和珠海组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类型与期次、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三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早期主要为方解石,以高Ca、低Fe、低Mg为特征。但珠江组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同位素组成(δ13CPDB:-2.43‰~0.29‰,δ18OPDB:-9.79‰~-3.08‰,87Sr/86Sr:0.7084~0.7109)与珠海组(δ13CPDB:-9.37‰~-8.13‰,δ18OPDB:-7.11‰~-7.09‰,87Sr/86Sr:0.7138~0.7142)有一定差异,前者是在浅埋藏阶段从碳酸盐过饱和碱性海水介质中沉淀出的产物;后者与碳酸盐过饱和的碱性淡水有关。中期主要为铁方解石,以高Ca、较高Fe、低Mg、碳和锶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δ13CPDB:-20.88‰~-5.29‰,δ18OPDB:-11.1‰~-8.99‰,87Sr/86Sr:0.7093~0.7151)为特征,其部分碳源与有机酸脱羧作用产生的CO2有关,另一部分碳源(δ13CPDB:-5.38‰~-5.29‰)可能与深部物质有关。形成碳酸盐胶结物所需的Ca2+、Mg2+、Fe2+等离子来源于砂岩中长石等碎屑的溶蚀、粘土矿物的转化以及深部热液流体。晚期主要为铁白云石(δ13CPDB:-2.83‰~-1.83‰,δ18OPDB:-9.45‰~-5.77‰,87Sr/86Sr:0.7101~0.7162),以高Fe、高Mg、较低Ca、碳同位素组成与同期海水基本一致为特征,87Sr/86Sr值低于正常成岩演化形成的碳酸盐,该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与砂岩中生物碎屑以及先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再沉淀有关,部分可能受到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类型与形成期次;成因机理;深水碎屑岩;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碳酸盐矿物是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其对储层物性有重要影响,一般以多期次沉淀、成因复杂多样和分布普遍等为特点(Zhang Minqiang et al.,2007;Beavington-Penney et al.,2008;Brigaud B et al.,2009)。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的研究是目前碎屑岩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前人通过碳酸盐胶结物物质来源的研究认为,影响碳酸盐胶结物沉淀的因素包括:长石、岩屑及碳酸盐岩屑等碎屑颗粒的溶解(Wu Sujuan,2005,2006;Zhang Yingying,2012)、粘土矿物的转化(Longstaff et al.,1981;Zhang Minqiang,2007;Yuan Zhen et al.,2011;Zhang Yingying,2012;Tan Xianfeng et al.,2015)、硅酸盐矿物的水化作用(Xu Beimei et al.,1994;Zhang Yingying,2012)、有机酸的脱羧作用(Wang Qi et al.,2010;Yuan Zhen et al.,2011;Lan Yefang et al.,2016)、异常高压的影响等(Conybeare et al.,2000;Yang Zhi et al.,2010;Zhang Liqiang et al.,2011)。 白云凹陷深水区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比较发育,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罗静兰等,2015)?。前人对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期次、成因等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仅分析了珠海组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Wang Qi et al.,2010)。本文通过对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