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及其应用讲解.ppt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及其应用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概述; 第一、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都存在着特定的心理危机。 第二、人格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或者不成功,形成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成功的一端形成积极的品质;不成功的一端形成消极的品质,出现发展的“危机” 。 第三、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积极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第四、现代人一切心理问题,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甚至失调所致。 ;4、与弗洛伊德的区别;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介绍;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口欲期)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缺乏安全感,亲密关系不好: 哈罗心理学实验:幼小猴子对母猴的依恋;在哈罗的早期研究中,幼猴在实验室接受精心的人工抚养,研究者用瓶子小心地喂养它们,精心挑选食物以让它们获得均衡的营养,不受疾病威胁。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幼猴比由母猴照顾的幼猴更健康。但是,哈罗注意到,这些幼猴非常依恋盖在笼子地步的棉花垫子。当研究者把垫子拿去清洗时,它们变得非常生气和焦虑;这种依恋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会变得越发强烈。如果幼猴生活在一个没有软垫覆盖的笼子里,即使拥有非常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它也无法茁壮成长。把垫子放进去以后,幼猴会变得更加健康,看起来也更加满足、快活。因此,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还有一种触摸柔软物质的需求。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他的合作者们制作了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模型,作为幼猴的代理妈妈。 大家可以猜一猜,在以下四个猴妈妈中,小猴更喜欢哪一个? 铁丝做的没有奶瓶的猴妈妈 铁丝做的有奶瓶的猴妈妈 木头和绒布做的没有奶瓶的猴妈妈 木头和绒布做的有奶瓶的猴妈妈 哈罗的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饿了需要吃奶的时间,小猴子都选择在绒布妈妈身边待着,受到惊吓的时候,小猴子会跑向绒布妈妈的身边,而不管是谁喂养了它。可见,温暖的触感比提供食物更重要,“有奶便是娘”的说法并不可靠。; 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肛欲期);3、发展特点——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4、家庭教育的重点:培养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看一个妈妈如何对待孩子?; —宝贝,你已经会自己穿裤子了,真是个好孩子,你愿意试着自己穿鞋吗? —愿意! —但是,鞋子比裤子难穿,你还愿意吗? —愿意!但孩子一会儿就有点不耐烦了,因为穿鞋比穿裤子困难得多。 —妈妈,我不想穿了,太难了。你帮我吧。孩子哭着说 —宝贝,虽然没有穿上,但是你刚才的表现很棒。照着妈妈这样,慢一点,再认真试一试,好吗? —好吧! —妈妈,妈妈,我穿上了。我穿上了。 —你真棒!真是妈妈的好孩子!来,奖励一下;启发; 5、家长不合适的做法及其危害;6、危机解决与否的影响;第三阶段:4—6岁主动对羞怯;3、心理发展特点;(5)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分工合作,怎样与一起玩、一起做事;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学会社会角色,学会遵守规则意识,确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 (6)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期:是产生俄底普斯情结(恋母/恋父)的特殊时期。知道自己的性别,对性别差异有好奇心,模仿异姓父母为,认同性别角色、学习异性交往。(同性恋);4、形成品质;5、家庭教育的重点—父母的表扬是孩子良好自我和自信的秘诀;表扬是孩子生命的阳光和精神营养。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