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厂房 和仓库的防爆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建筑防爆
2010年7月16日大孤山半岛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石油库输油管线 发生爆炸起火,很短时间燃烧面积多达6万m2
共调集14个公安消防支队和18个企业专职消防队,出动了348辆消防车、
2 380余名消防员,共用消防水6万t,泡沫灭火剂1 000 t
中石油大连石化储油罐起火
2016-12-13
“8.12”天津大爆炸事故(165人遇难)
2016-12-13
昆山中荣轮毂抛光粉尘爆炸事故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
发生特大粉尘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本次事故是我国历史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工业粉尘爆炸事故。
第4页/共70页
2016-12-13
第5页/共70页
部分照片来自钟圣俊教授
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的可燃性彩色粉尘爆燃事故
2015年6月27日八仙乐园晚间举办彩虹派对起火,玉 米淀粉及食用色素制成的彩色可燃粉尘发生燃爆事 故造成519人受伤,15人死亡。
2016-12-13
第7页/共40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修订本共有条文422条,新增条 文69条、修改128条、删除115条;强制性标准条文165条, 约占全部条文的39%
口 工业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和要求
口 建筑防爆: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合理考虑 建筑的布局及平面布置,采取防爆泄压措施消除或 减少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的产生 或聚积
2016-12-13
第8页/共40页
工业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和要求
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 建筑结构
》 泄压设施
》 地面、内表面、地沟等设置要求
》 相连通处防护措施
9.3 通风和空气调节
》 送、排风管道
》 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 除尘器、排风系统等布置及要求
》 防火阀
建筑防爆
电气 防爆
设施 防爆
2016-12-13
第9页/共40页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要求
口 危险对象:
J 有爆炸危险厂房或仓库+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口 危险物质:火灾危险性甲类、乙类
J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甲类、乙类)
J 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乙类)
2016-12-13
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10页/共40页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 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甲类:
1. 闪点<28℃的液体
2. 爆炸下限LEL<10%的气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 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 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乙类: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2016-12-13
火灾危险性分类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不小于
60℃的液体雾滴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乙类: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 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 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 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 筒仓的工作塔,亚麻厂的 除尘器和过滤器室
漆布及其制品 油布及其制品 油纸及其制品 油绸及其制品
硫磺,镁粉,铝粉
第11页/共40页
① “甲类”第3项:一级易燃固体如硝化棉、赛璐珞+一级易于 自燃物质,如黄磷等
② “甲类”第4项:一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如金属钾、 钠、氧化钠、氢化钙、碳化钙、磷化钙等的生产。
③ “甲类”第5项强氧化剂:如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化氢、 过氧化钠等的生产。
④ “甲类”第6项:一级易燃固体,如赤磷、五硫化二磷
建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1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3
① 甲类储存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我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中确定的Ⅰ级易燃固体、Ⅰ级易燃液体、Ⅰ级氧化剂、Ⅰ级 自燃物品、Ⅰ级遇水燃烧物品和可燃气体的特性
② 乙类储存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我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中确定的Ⅱ级易燃固体、Ⅱ级易燃烧物质、Ⅱ级氧化剂、助 燃气体、Ⅱ级自燃物品的特性。
相关测试标准:
口 GA 536 易燃易爆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