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澄清漂浮过滤一体化工艺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2期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Vol27No2 2007年5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May 2007  文章编号:1006-544X(2007)02-0249-04 悬浮澄清-漂浮过滤一体化工艺试验 1,2 1,2 3 成一知 ,罗文连 ,罗亚平 (1湖南华亿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长沙 412007;2株洲市自来水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5; 3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针对目前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采用悬浮澄清-漂浮过滤上向流一体化工艺,分别 试验了低温低浊和常规条件下该工艺设备的性能.工艺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进水浊度 50 ≤ 3 2 NTU,出水浊度<10NTU,单位面积负荷50~70m/(m ·h),运行周期 48h.采用先气水 ≤ 2 2 混冲后水冲的反冲洗方式,此时的最优气冲强度约为15L/(s·m),水冲强度约为4L/(s·m). 具有设备运行周期长、出水浊度低、水质稳定、过滤水头损失增长慢等优点. 关键词:给水处理;悬浮澄清;漂浮滤料;上向流过滤;一体化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志码:A 一体化净水器将反应、沉淀、过滤等常规给 区安装网格絮凝板,当水流通过网格板时,相继 水处理工艺融于一体,具有布置紧凑、建设周期 缩放,形成涡旋,强化絮凝效果.原水通过悬浮 短、造价相对低廉等特点.但也有不少亟待解决 澄清区的泥渣层时,水中的脱稳杂质与高浓度的 的问题,如:絮凝效果不佳,沉淀区排泥不畅, 泥渣颗粒碰撞凝聚并被泥渣层拦截下来,悬浮层 净水器对冲击负荷或变负荷过于敏感,下向流过 中不断增加的泥渣在自行扩散和强制出水管的作 滤工艺的净水器期终允许水头损失太小、过滤周 用下,由排泥窗口进入泥渣浓缩室浓缩后通过排 期太短等等[1,2]. 泥管定期排放.上向流过滤区设置双层滤板,漂 针对当前常规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汲 浮滤料位于双层滤板之间,确保过滤和冲洗时不 [3] 取Harberer工艺优点 及漂浮滤料在国外应用的 致逸失.反冲洗排水管以及 “丰”字型布气管布 经验,笔者等开发了一种集悬浮澄清与轻质滤料 设于过滤区中部.漂浮滤料采用聚苯乙烯发泡塑 3 上向流过滤于一体的净水新工艺.该工艺的试验 料滤珠 (=80kg/m),粒径范围08~12mm, ρ 研究于2002年9月~2003年 10月在株洲市自来 不均匀系数k <14,滤料层厚度08m.装置的 60 水公司某水厂进行,针对冬季低温低浊以及雨季 运行采用PLC进行控制,实现恒流量、反冲洗和 浊度变化幅度较大的进水特征对该工艺设备的运 强制排泥的自动化.试验装置见图1. 行状况进行试验,并与该厂常规净水系统(机械加 12 水源、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 速澄清池+虹吸滤池)同期的净水效果进行比较.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