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新设计[专栏]
周 苏 约4668字
“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以下简称“前沿技术讲座”)是我国大学本、专科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虽然课时不多 (一般为16学时) ,但要组织好却也不容易:一是这样的课程没有教材,讲什么?二是这样的课程难度大,请谁讲?三是讲了有没有人听,学生是否感兴趣,等等。
如今,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收费下载的讲座资料,例如《Iacute;Iacute;大学计算机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全27讲》,以大校、名校而言,可以邀请20多个不同学科国家级顶尖教授来担纲讲座教授,想来问题不大,但一般的院校恐怕就难了。即使请到个会讲能讲的教授,在学术内容的深浅,尖端方向的把握上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事实上,“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还不能“一劳永逸”。
新学期我接受了“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任务,在广泛学习和搜索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认真的思考,经过精心设计,最终获得了令大家都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1对“前沿技术讲座”教学对象的思考
“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对象一般是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其特点是:
1) 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上,不仅教学效果有限,从根本上讲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 就一般而言,“应用型”、“教学型”大学的学生思想活跃且活动能力强,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自觉性不高、单纯凭兴趣学习的观点弱、刻苦精神差等。应该利用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读懂学生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以上特点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
2对“前沿技术讲座”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体是课堂教学,其他如实验、作业甚至于考试、测评等环节都是作为辅助手段来设计的,亦即:知识是老师教的。但事实上,在单纯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任课老师究竟能教多少东西呢?再具体到“前沿技术讲座”,讲座教师的水平有限、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如果教学方法不改,则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的知识就很有限,甚至会导致“前沿技术讲座”只是某种摆设。
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近年来,我们在多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实践毛泽东的《实践论》哲学思想,摸索出一套“把实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考虑,也把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前沿技术讲座”中来。
我们认为:作为高年级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组织应该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前沿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了解、把握和熟悉“前沿技术”的方法上。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课程报告”(以下简称“课程报告”),期望学生通过因特网探索性地自主学习“当前的计算机前沿技术”,并通过完成“课程报告”来表达自己对“前沿技术”的理解和认识,预期要实现的目标是:“计算机前沿技术”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学到的。
3对“前沿技术讲座”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新设计的教学框架中,“前沿技术讲座”包括课外完成的“课程报告”和课内进行的“课堂讲座”两个部分。
3.1教学内容可以分层次设计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其发布的“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
1) 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还有些学校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尽管CC1991开创了一种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创造性的、理性的思考,但它并不应该成为我国所有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的共同追求的目标。
2) 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规律或者现象,学生就业通常会有较强的地域性:一个企业通常在周边地区招收较多员工,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大都就业在学校周边地区的单位。因此,学校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情况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由于大多数大专院校一般都设置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