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ppt

2018年秋季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16*课 昆明的雨 * 古诗词默写 课外古诗词 古诗词默写 一、 浣溪沙 (晏殊·宋)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此句为天然奇偶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花的凋落,春的消逝,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 此句蕴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赏析:“夕阳西下几时回?”,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事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事物情境,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理性的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词人以有限的生命来体察无穷的宇宙,因而使此词具有厚重的哲理意味。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古诗词默写 3.晏殊的《浣溪沙》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诗词默写 二、采桑子 (欧阳修·宋)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赏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欧阳修的《采桑子》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的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 ,愈显西湖之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惊起沙禽掠岸飞 古诗词默写 三、相见欢 (朱敦儒·宋)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赏析: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