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物抒情——巧抓特点抒真情
教学目标:
1.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使情感抒发更加生动。
2.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抒发更加细腻。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找到感性的“情” 和理性的“物”之间的交融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校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此时你心情怎样?
生1:高兴、愉快。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2:紧张、激动。
师:这是正常的,说明你很在意这节课,是吗?(引导做深呼吸放松)
生3:我很期待。
师:我有压力了,有压力才有动力嘛!我会尽最大努力不让你失望好吗?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今天这节课老师教你一个写作方法——巧抓特点抒真情,板书课题。
二、质疑课题
师:我们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题目是我们写作的眼睛,从题目中找。
生:抒发情感。
师:能直接说“啊!孩子们,我爱你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师:抓什么?怎样抓?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片段展示,体会情感
(一)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抒发情感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1.经典,常温常新,鲁迅的《社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媒体出示文字,学生齐读。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2.这节写什么内容?大家还有印象吗?(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3.经过这么多波折,终于能够看戏,心情自然怎样?(愉快、喜悦、急切、欢快、兴奋),所以在他眼中,景当然也是美的,我们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豆麦、水草、月色、连山、赵庄、渔火)作者通过哪些感官写景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师:好心情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朦胧的月色也让人感到温馨甜蜜。
4.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所以为了情感抒发的需要,作者才选取了有特色的景,并且动用多种感官来描写。
方法总结一: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使情感抒发更生动。
5.像动用多种感官写景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朱自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语句……
6.师引导评价。
(二)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
1.多媒体出示紫藤萝图片 ,这是什么?(紫藤萝),我们学过《紫藤萝瀑布》这课,作者宗璞由弟弟的病逝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他是借助什么抒发这种情感的呢?就是这一树紫藤萝。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2.多媒体出示紫藤萝,生齐读这一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我们感受到 的藤萝?
生:旺盛、茂密、鲜艳、娇艳、美好、饱满、焕发活力、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
师:感受确实很深刻。
师:作者由一树旺盛的藤萝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进而联想到人的生命,发出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慨叹,进而让他走出阴霾,所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以什么态度迎接生活?
生: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
4.作者由花联想到人,从而抒情达意。
方法总结二: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
5.师:同样在朱自清的《春》里,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对春花的描写中,由春华想到秋实,从而抒发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所以我们写作时,选取什么景或物,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情,因为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我们的目的,景为情而生。
四、学以致用
同一种物,因为你的心情不同,写出来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1.多媒体出示一些景或物图:
雪
雪 海 水 月 荷 梅 竹 绿
2.请小组同学讨论:当你心情愉悦时,这景这物给你什么感受?当你心情低落时,这景这物又给你什么感受?
景物的色调与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