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雎不辱使命
????????????????????? 《战国策》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疏通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 熟悉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3、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依据文本分析唐且和秦王的性格特征
2、 在角色朗读中,更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语气和气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的同时读出语气和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册。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二品读探究过程
(一)总结积累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
(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2、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
(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3、一词多义
(1)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2)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3)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4)夫
A、此庸夫之怒也(fū 成年男子名词)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 发语词无义)
(二)在分角色朗读中,更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熟悉故事发生的背景
出示图片: 战国末期,在诸侯国中以秦国为最强大.秦王想统一中国,加剧了一连串的对外兼并战争.公元前230年,它灭了韩国,接着又吞并了魏国.安陵是属于魏的一个小国,当时岌岌可危.秦王以为只要通过外交上的威胁,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骗取安陵.唐雎受安陵君的委派,出使秦国.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况下,他不畏威胁,针锋相对地斗争,最后勇折秦王,不辱使命,胜利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1、逐段分各色朗读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朗读指导预设:A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秦王施以诱饵,巧取不成,问“何也”,并非询问原因,而是问罪,可见其倨傲狂妄。说安陵之所以能够存留,是因为“故不错意也”,将自己粉饰为仁义之君,由此可见其虚伪狡诈。比较两个“也”,读出抑扬不同的语调。“与”是疑问语气助词,秦王并非问,实际是在指责威胁——安陵君胆敢违背、轻视我。)B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首先,唐雎果断地予以否定,要读得坚定干脆;然后,以情理表达维护国土尊严的严正立场,用强硬的语气予以反驳,这是他有胆有识的表现。体会“哉”与“岂”同用增强语气的作用,删掉朗读,比较表达效果。)C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对照注释理解“怫然”,揣摩秦王的心理变化。“乎”可重读略带颤音,声音高且大,读出威胁之意。可加入动作,如先拍案再伸手点指。)D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对照秦王的盛怒,应读出唐雎的不以为然与沉着镇定。)E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子”“百万”“千里”可重音重读。)F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乎”对应前一个,可读得轻且略长。)G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耳”相当于“而已”,可先添加一声冷笑再读。体会秦王的轻蔑。)H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今日是也。”(排比句要读出气势,越读越快,越读越重。“挺剑而起”?这一动作,是使整个对话情节发生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火山爆发》幼儿园大班科学PPT课件.ppt VIP
- (说明书)龙门铣床主轴箱、进给系统及工作台的设计[精品].doc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 《山海经》PPT(小学生演讲).pptx VIP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docx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私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范本.doc VIP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