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三大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课程研究的三大基础 【教学目标】 ⒈理解并分析心理学观点对课程的影响。 ⒉了解并分析社会学观点对课程的影响。 ⒊理解并分析哲学观点对课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请结合实际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哲学等的有关观点分析其对课程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一、课程与心理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当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对课程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知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一、课程与心理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心理学的考虑也许会遭到忽视或推在一边,但它们不可能被排除出去,把它们从门里赶出去,它们又从窗子里爬进来。 —— 杜威 (一)早期观点 教育历史上,最早把心理学引入教育的讨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最早设想按照儿童年龄特征来划分教育的阶段,并设置相应的课程。他的教育方案分四个阶段: (1)从出生到七岁:体格发育阶段,由家长训练; (2)七岁到少年期:体操、音乐、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由国家控制; (3)少年期到十七岁:不仅学音乐和数学,而且修习文法、文学、地理学; (4)高等教育:为青少年中极少数优秀者实施,发展百科全书式的广泛兴趣,包括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伦理学、修辞学和哲学。 但是亚里士多德心理学观点对课程影响最大的是他对心理官能的分析,他认为灵魂是生命之本源,而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 (1)植物灵魂(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体育 (2)动物灵魂(超越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德育 (3)理性灵魂(超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和认识上:智育 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他特别强调理性灵魂,因为只有这个特征才使人区别于动物和植物而成为人。 (二)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争论 形式训练说: 代表人物:洛克 “教育的事情,并不是要使青年人精通任何一门学科,而是要打开他们的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使他们有能力学会这门学科。” 学习某门学科,并不真正只是为了学习其中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其中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心智。 他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培养严密的推理能力,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实质教育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斯宾塞 首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官能,而在于提供适当的观念来充实心智; 其次,形式训练说注重课程的训练作用,而观念联合重视课程的选择和内容的扩充,注重课程的内容的整体作用; 再次,观念联合说尤其注重教材的排列和教学的步骤。 简单地说,观念联合论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以扩大其统觉(知识)系统。 形式训练说侧重于发展智力; 实质训练说侧重于传授知识; 但二者并不是决然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传授知识必定是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其次,发展智力培养的途径之一便是知识的传授,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授知识。 再次,在今天信息时代,争论的天平开始导向形式训练说。 二、当代心理学流派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与课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代表:华生和斯金纳: 华生:他的理论的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通过反应来推测刺激,通过刺激来预测反应。他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 根据这一原理,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课程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斯金纳:特别强调反应后的强化,他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的艺术就是如何有效地安排强化。 斯金纳总结出学习的四条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