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一节 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于60年代末,在经典 液相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 验方法,发展而成的。 1. 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方法的比较 高速:HPLC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大增加,分析速 度极快,只需数分钟;而经典方法靠重力加料,完成一 次分析需时数小时。 高效:填充物颗粒极细且规则,固定相涂渍均匀、传质 阻力小,因而柱效很高。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数百种物 质的分离。 -9 高灵敏度:检测器灵敏度极高:UV——10 g, 荧光检测 -11 器——10 g 。 1 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区别: • 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 • 采用高效固定相 • 具有在线检测器 • 仪器化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性能对比 经典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型) 固定相 一般规格 特殊规格 固定相粒度(mm) 75~500 3~20 固定相粒度分布(RSD) 20%~30 5% 柱长(cm) 10~100 7.5~30 柱内径(cm) 2~5 0.2~0.5 柱入口压强(MPa) 0.001~0.1 2~40 柱效(每米理论塔板数) 10~100 104~106 样品用量(g) 1~10 10−7~10−2 分析所需时间(h) 1~20 0.05~0.5 装置 非仪器化 仪器化 5 2 2. HPLC 与GC的比较 • 分析对象及范围:GC只限于气体和低沸点的稳定化合物, 占有机物总数的20% ;HPLC 可以分析高沸点、高分子量的 或热不稳定化合物,占有机物总数的80% 。 • 流动相的选择:GC流动相为有限的几种“惰性”气体,只起 运载作用,对组分作用小;HPLC 流动相为液体或各种液体 的混合。它除了起运载作用外,还可与组分作用,并与固定 相对组分的作用产生竞争,即流动相对分离的贡献很大,可 通过溶剂来控制和改进分离。 • 操作温度:GC需高温;HPLC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 ①适用范围广 ②分离性能好 ③分析速度快 ④流动杯可选择性范围宽 ⑤灵敏度高 ⑥色谱柱可反复使用 ⑦流出组分容易收集 ⑧安全。 3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应用范围对比 气相色谱法具有快速、分离效率高、用样量少等优点,但要 求样品能气化,从而常受到限制。300万个有机化合物中,直接适 用GC法仅占20 %。对于挥发性差或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虽可采取 预处理方法,但增加了操作上的麻烦,及增加分析误差。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象广,它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而 不须气化。适用于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 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核酸、甾 体、类脂、维生素、抗生素等。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有机物 以及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