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2 急性DIC
实验时间:5月23日
【实验目的】
1、学习复制急性DIC动物模型的方法。
2、了解实验室诊断DIC的常用方法及其意义。
3、结合实验和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联系理论知识加深理解DIC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实验对象】
家兔1只,雌(未孕)雄均可。体重 1.5~2.0 kg。
【药品和试剂】
1%普鲁卡因、3.8%枸椽酸钠液、2%兔脑粉浸出液(临用时配制)、饱和氯化钠液、生理盐水、1%鱼精蛋白液。
【实验器材】
兔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手术刀、普通剪刀、眼科剪刀、止血钳)、电热恒温水浴箱、台式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秒表、刻度离心管(10ml)、试管(13×75mm、15×100mm)、刻度吸管(2ml、5ml)、试管架、微量定量移液器(10μl、50μl、500μl)、橡皮吸球、乳胶滴管、玻片、棉球、纱布、颈动脉插管(硅胶管)2根、动脉夹,注射器。
【实验方法】
1、将家兔仰位固定兔台、颈部剪毛、皮下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作正中纵切口(约3~4cm左右),常规暴露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其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在结扎线下方剪口插入硅胶管并固定,松夹放血7ml至盛有3.8%枸椽酸钠液2ml的10ml刻度离心管中,立即混匀离心(3000rpm,5分钟),分离血浆,备作纤维蛋白原定量与3P试验。再松动动脉夹放血2~3滴于洁净玻片上,作凝血时间测定。
2、复制DIC模型:用10ml注射器吸取2%兔脑粉浸液,按3ml/kg的量缓慢(以每分钟2ml的速度为宜)注入家兔耳缘静脉内,同时观察其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躁动不安,即停止注射,速行第二次采血(方法同1),如未出现反应可注射毕后采血。重复上述各项指标测定。
4、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
【附 录】
1、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放血2~3滴于洁净玻片上,同时按动秒表,用清洁废针头挑拨血滴,见有明显血丝出现,迅即停表,记录时间。
2、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饱和盐水法):取15×100mm试管一支,置0.5ml样本血浆,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4.5ml,立即混匀,于37℃水浴中孵育3分钟取出,再混匀后以721分光光度计,520nm滤光板比浊,读取光密度值;以生理盐水替代饱和氯化钠液作同样操作后为空白对照管调零,测出光密度,按下式计算;
3、3P试验:取13×75mm试管一支,置0.5ml血浆,加入1%鱼精蛋白液0.05ml,轻轻摇匀,于37℃水浴中15分钟后取出,于黑色背景下观察,如见絮状沉淀或胶冻状即为阳性,清澈则为阴性。
【实验结果】
组别
CT(min)
3P test
OD520nm
Fbg(mg/dl)
OD520nm
Fbg(mg/dl)
正常
注射后
正常
注射后
N测
D测
1
/
/
/
/
/
/
/
/
2
1’32
6’18
-
-
0.186
372
0.095
190
3
0’22
1’22
-
+
0.205
410
0.093
186
4
0’55
0’50/1’40
-
+++
0.248
496
0.112/0.116
224/232
5
1’20
2’20
-
+++
0.120
240
0.102
204
6
0’24
/
-
-
0.231
462
0.042
84
【讨论】
1、家兔实验性DIC的致病原因:
兔脑脊液属于组织因子,大量的兔脑脊液静脉注射后,激活家兔的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过程,依次激活凝血因子FIX,FVIII,FX等和凝血酶,从而使血小板聚集,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促进凝血。此外,凝血酶反馈性激活FIX,FX,FXI,FXII等,扩大凝血反应。此为高凝期,微循环易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大量凝血酶的激活和微血栓的形成,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能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造成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不平衡,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期,有明显出血症状。
DIC时产生的大量凝血酶和FXIIa等激活纤溶系统,产生大量纤溶酶,导致纤溶亢进,形成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作用明显,为继发性纤溶亢进,此时出血十分显著。(厉彬杰)
2、CT测定的原理:新鲜血液离体后,因子被异物表面(玻璃)激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由于血液中含有内源性凝血所需的全部凝血因子、血小板及钙离子,血液则发生凝固。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时间(clotting rime,CT)。
3、由实验结果分析,
3.1发生DIC后,凝血时间变长。
机制: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使得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FⅤ、FⅧ、FⅩ及血小板明显减少,使凝血过程发生障碍。
纤溶系统激活:血液中FⅫ激活的同时,激肽系统也被激活,产生缓激肽酶,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激活纤溶系统。纤溶酶除了可使纤维蛋白降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