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河川水质净化工法资料文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河川水质净化工法资料文档

人工濕地建造促進水質自淨作用 背後關鍵的思想 1. 河川字源stroum(連續) 河川(stream)的字源為stroum(連續) 中古世紀:「只要讓水連續流動,水就自然淨化」。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Sir. Edward Frankland (1825-1899):溶氧是促進水中有機物分解的主要因素,1880年,訂出三項指標: DO實驗、 BOD5與 C/N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3. Delzie Demaree (1889-1987) 1932年,木本水生植物Taxodium distichum (L.)能固定水中N.P.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4. Kaethe Sezdel 1953年, 草本植物禾本科能去除水中N.P.,開始人工地下流濕地的建造。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5. A.G. Tansley (1871-1955) 1935年推出ecosystem觀念, ecosystem與succession (F.E. Clements, 1916)成為解決生態環境大尺度的兩大切入點。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6. H .T. Odum (1924-2002) 1962年提出生態工程一詞,成立Center for Wetland,推動表面流人工濕地。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7. K.W. Cummings 1974年,提出溪流生態系統重建理論river continuous theory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8. J.R. Webster 1975年提出nutrient spiralling concept 2. 河川自然淨化的機制 9. W.J. Junk 1989年提出flood pulse concept 3. 人工濕地與 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的異同 相同部分: 水理、水質淨化的科學原理 單元操作組成 3. 人工濕地與 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的異同 不同部分,人工濕地強調: 較大的土地面積換低能量操作 人與自然共同獲益 4.生態工法在台灣 1989~2000年,生態工法進入台灣時,就去處理與景觀變化、生態保育的措施,一起進入,成為綜合式的水質淨化自然系統處理(natural systems treatment)。 表面流人工濕地(free water 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 地下流人工濕地(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地下滲濾(septic tank-soil absorption systems) 礫間接觸(contact bed treatment) 5. 在台灣的使用 水質去除效率評估 水理設計 水質負荷 決定在基本參數 作為未來國家建設污水處理的要點與原則 前 言 理論與分析 理論與分析 理論與分析 理論與分析 理論與分析 理論與分析 試驗與方法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 論 敬請指教 13個表面流人工濕地的面積,處理水量與水質以表(一)示之,不同場址的濕地面積,有很大的差異,除了花蓮鯉魚潭人工濕地是建造在湖泊旁邊,台東關山人工濕地是建造在排水溝渠旁邊,其餘11個人工濕地建造在溪流的旁邊。水域邊灘地可用的面積,常決定人工濕地可建面積的大小,目前以高屏溪舊鐵橋表面流人工濕地面積最大。台灣的表面流人工濕地平均所處理的水量為1,090 m3/ha?day。 HRT (day) HLR (m/day) 體積 (m3) 出流量(m3/day) 入流量(m3/day) 面積 (ha) 場址地點(表面流人工濕地) 7.8 0.03 4600 600* 600* 1.90 1.台北縣淡水河新海橋濕地 0.8 0.52 13200 17000 17000 3.30 2.台北縣淡水河五股濕地 9.6 0.12 1354 120 163 0.14 3.台北縣林口溪林口濕地 23.8 0.01 7968 298 373 4.50 4.新竹縣頭前溪竹林濕地 2.7 0.14 1964 700 785 0.58 5.嘉義縣朴子溪中洋子濕地 29.9 0.01 1779 71 48 0.65 6.嘉義縣朴子溪介壽橋濕地 8.4 0.11 151536 3184 32846 31.06 7.高雄縣高屏溪舊鐵橋濕地 0.03 0.13 0.16 0.10 0.08 900* 419* 7900 1150 72000 11.2 5972 6843 9.00 8.屏東縣武洛溪濕地 12.6* 50*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