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深厚淤泥层地基处理方案设计.docx

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深厚淤泥层地基处理方案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深厚淤泥层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李韻怡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 摘 要: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中堤基土表层均为淤泥质土,表层以下为淤质细砂层,砂层以下为淤泥质土或淤 质土(软塑),大部分堤段基岩埋深大,为解决软土沉降变形、抗滑稳定、震陷和砂层渗透变形、渗漏泥质粉细 砂震动液化等问题,其基础处理方案采用碎石桩。本文对淤泥层及淤质细砂层较厚的堤段基础处理的碎石桩方案 设计进行了介绍,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堤岸;基础处理;碎石桩 中图分类号:TU4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4)02-0251-02 一、工程概况 广州国际生物岛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官洲岛(官洲 围)上,四面环水,是一个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的椭圆江心 小岛,长轴约 2.9km,宽约 1km,岛周边长度 6.7km,面 积 1.82km2。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广州市防洪体系的一部分, 广州市防洪标准为 200 年一遇,因此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 范》(GB50286-98)规定,确定广州生物岛堤防工程防洪 设计标准为 200 年一遇,生物岛防洪堤为 1 级堤防,设计洪 水标准为 200 年一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广州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g,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二、基础处理方案 1.工程地质条件 堤基土呈多层结构,依据成因、类型、性状,将堤身、堤 基土自上而下划分为 5 层:①人工填土、②粘土、③软土、 ④砂层、⑤基岩风化( 残积)土。从地基土的土工试验和标 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可知:①层素填土普遍欠压密,粘性素填 土渗透性微弱,砂性素填土和杂填土段则渗透性强。②层粘土 含水量较大,饱和,压缩性较大,渗透性弱,强度较低。③层 软土层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渗透性能微弱,强度低。④-1 含 泥或泥质粉细砂层压缩性高,渗透性能强,强度低。④-2 含 泥中粗砂层压缩性中等,渗透性能强,强度稍高。⑤基岩风化 土,压缩性中等,渗透性能弱,除上部稍软,中下部坚硬土状, 强度较高。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 1。 2.基础处理方案比较 根据地质报告显示本工程堤基下③层软土埋藏浅,厚度 大,强度低,应考虑基础沉降变形问题、抗滑稳定问题及软 土震陷问题。④砂层渗透性中等,直接以④层作为堤基的堤 段,应考虑堤基渗漏与渗透变形问题;④-1 泥质粉细砂层还 应考虑震动液化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解决堤基下③层 深厚软土层(厚度大于 6m)以及④-1 泥质粉细砂层震动液 化问题的处理方案一般有: 复合地基:碎石桩和水泥搅拌桩等; 预压法:砂井及塑料排水板等,分加载预压和真空预压 两种; 桩基:钻孔桩及预制桩等。 根据地质勘察成果和珠江堤防的建设经验,珠江沿岸淤 泥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导致搅拌桩不易成桩,在沿堤用水泥搅 拌桩处理效果较差,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选用碎石桩方 案作为复合地基的代表方案参与比较。 砂井及塑料排水板都是在堤岸墙修筑前先对软弱基础进 行预压,使土体中的水通过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带排出,逐渐 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考虑到塑 料排水板比砂井施工比较简便,真空预压比加载预压的预压 期较短,因此,选用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作为预压法的代表 方案参与比较。 钻孔桩及预制桩相比,钻孔桩造价较高,且施工期较长, 因此,选用预制管桩作为桩基的代表方案参与比较。 因此,对深厚软弱层的处理方案选择如下 3 种方案进行 详细比较: 方案 1 : 碎石桩方案。 碎石桩直径 500mm,间距 1,000mm,桩底穿过③软土层进入④液化砂层,桩顶清除干 净后抛石回填夯实,上部修筑沉箱岸墙。 方案 2: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方案。板带间距 1,000mm, 梅花型布置,底部要求穿过③软土层进入④液化砂层,顶部 清除干净后抛石回填夯实,上部修筑沉箱岸墙。 方案 3 : 预制管桩方案。 管桩直径 480mm,间距 2,000mm,分三排布置,其中前排为斜桩,桩底要求插入持 力层 2m,桩顶高程为-1.0m,上部修筑砼板及回填砂。两排 管桩之间插 300mm×600mm 预制砼板作为挡土板墙,板 收稿日期:2013-08-15 作者简介:李韻怡(1982-),女,云浮市新兴县人,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工建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 水电工程建筑设计。 252 中 国 水 运 第 14 卷 墙底要求穿过③软土层和④液化砂层进入持力层 1m。 3 个方案均考虑填筑砂岛作为施工平台,平台高程均为 1.8m,各方案施工平台费用相同,含在综合造价里。各方案 比较见表 2。 表 1 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汇总表 天然 含水量 密度  孔隙比  压缩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