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血液灌流:清除中分子量有毒物质 血浆吸附:吸附胆红素、毒素 血液透析 平衡水、电解质, 去除代谢产物 血液滤过 清除中、小物质有毒产物 血浆置换:清除病毒和有毒物质,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调整血氨基酸比例 非生物型ALSS方案组合 血浆胆红素吸附 血浆置换 高胆红素血症 血浆灌流 血浆置换 缓慢持续血液透析滤过 肝昏迷 缓慢持续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 肝肾综合征 电解质紊乱 血浆置换+血液滤过 杂交型人工肝 混合型人工肝是发展的趋势 非生物人工肝 具有代谢和转化功能 缺乏理想的肝细胞源 短期内清除大量有毒物质仍有难度 细胞移植尚在研究中 生物人工肝 清除有毒物质 补充活性物质 缺乏代谢功能 不能完全替代合成、代谢功能 整合两者优势 — 研究发展的方向 混合型人工肝装置 肝脏移植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 我国肝移植起步晚、发展慢、效果差、例数少 从1999年以来我国肝移植数量剧增,逐渐形成了杭州、武汉、广州和天津4个肝移植中心 肝移植术所移植的健肝 肝移植术所摘除的病肝 细胞移植 胚胎干细胞(ESC)自1981年首次分离并成功地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系,被认为是人类胚胎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ESC是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全能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分化为成人的各种细胞 ESC进行临床组织移植的基本途经:“患者体细胞核→核移入去核的成熟受体卵母细胞→早期胚胎→分离人胚胎干细胞→基因修饰→定向分化→细胞移植给患者” 预 防 新生儿HBV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疫苗需自费 1992.01.01 2002.01.01 HBV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需支付手续费,约10元人民币 2005.06.01 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2009.04.09 《全国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项目实施方案》:对全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2010.12.10 《中国成人乙肝免疫应 用技术指南》编写工作在北京启动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 (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g重组酵母或20?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37,38] (II-3)”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g或10?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g重组酵母或20?g CHO乙型肝炎疫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HBsAg阳性母亲能否哺乳? 《指南》指出:“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40-41] (III)。” Although HBsAg has been detected in multiple body fluids , only serum, semen, and saliva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infectious(40,41) 研究表明,HBsAg阳性母亲哺乳并不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预防:控制传染源 急性患者隔离期 —甲、戊肝病后3周 —乙肝HBsAg阴转 —丙肝HCV RNA阴转 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乙、丙型) —加强管理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 ——重点搞好卫生措施 乙、丙、丁型 ——重点防止血液/体液传播 预防:保护易感人群 甲肝 乙肝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甲肝减毒活疫苗 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HBIG * 30 * 31 *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 (或) HBV DNA仍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