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照金镇统筹城乡发展汇报
一、照金镇镇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照金镇位于耀州区西北部,地处耀、淳、旬三区(县)交界处,距耀州城区54公里,镇域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15亩。照金历史悠久,传说隋炀帝巡游此地,身着锦衣绣袍,雨后映照泛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至今。我镇辖13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144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61人。照金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1450米,气候温凉,是天然植被保存比较完整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覆盖率84.3%。照金亦拥有众多白垩纪宜君砾岩和凤凰山砾岩构成的石质山峰,沟溪纵横,山峦起伏,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薛家寨、九龙寨等巨大的砾岩崖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具有“华山之险”,景区植物种类繁多,四季景色各异,又有“南山之秀”。可用16个字概括照金四季景色:“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观叶、冬可赏雪”。照金是煤炭重镇,也是核桃大镇,年产原煤250万吨以上,核桃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95元,由于历史原因,照金定位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百名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预计2010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属地统计)完成15.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5.28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6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0元。
目前,我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镇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加快各项工作步伐,相信未来,一个更红、更美、更富裕、更有活力的照金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强基础、兴产业、提服务、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握“科学规划、创新制度、协调发展”的原则,并紧扣打造全国5A级旅游名镇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镇农业经济以核桃产业和畜牧业为主,劳务输出、旅游服务为辅。全镇现有核桃32960,大核桃树26500株,注册了“照金宝”核桃商标,并在核桃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畜物业发展方面,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4个,肉羊养殖合作社2个,新建立生猪养殖场4个,肉羊养殖基地2个,全镇新增肉牛576头、肉羊645只,农牧业生产已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牧业迈进;全年劳务输出2800人次,劳务收入1200万元,发展服务业个体营业户80余户,旅游服务收入成为群众新的增收点。同2009年相比,全镇中小企业总产值(属地统计)增加了8%,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增加7.8%;农业增加值达到1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765元。二是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升。照金、田玉、北梁三个村共计66户人移民搬迁已完成地基平整和施工设计,并已动工建设,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投入60万的梨树、耀岭、代子三村的人蓄饮水工程即将完工;实施以“四清四改”和清理“三堆六乱”为主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录用市容卫生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37人,对镇村卫生进行定期打扫,极大改观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新建“双瓮漏斗式”厕所900口;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1800套;实现小学免费教育,创建了市级教育强镇;新建了镇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完成了13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今年我镇共落实各种政策性补贴324.9万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154万元,粮食直补25万元,退耕还林款137万元,地膜玉米补助4.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4.5万元;摸排和搬撤危房危窑户228户801人,发放民政救济款14.3万元;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185户436人办理了农村低保;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到86.2%。截止目前,我镇在排水、电力、电信、文化、教育、医疗、群众体育等基础设施方面都做基本做到了配置到位,社会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共性上看:
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这些原因造成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尤其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
二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