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目 录 质量意识 质量检验及作用 质检部门的任务和对质检员的要求 质量检验的类型及其特征 质量检验的依据 抽样检查 不合格品的控制 法定计量单位 检验工具及使用 质量检验的统计方法 质量意识 1.质量意识的释义 它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质量有两层含义: 首先要保证产品合格,符合产品的规格要求。 整个生产流程严格遵照企业生产流程的管理规定。 它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它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应该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 它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 它是一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质量意识 2.客户需求的三种类型——卡诺分析模型 质量意识 2.1基本需求: 客户认为在产品中应该有的需求或功能,这是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如果产品没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顾客就很不满意;相反,当产品完全满足这些需求时,顾客也不会表现出特别满意。 2.2期望性需求 期望性需求在产品中实现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反之,顾客就不满意。 2.3激动性需求 令顾客意想不到的产品特征,如果产品没有提供这类特征,顾客也不会不满意;反之,顾客就特别满意。 质量意识 3.质量管理三原则 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 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 充分发挥财务、生产、检验、供销、车间等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把质量成本工作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意识——案例分析 三鹿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 质量意识——案例分析 视频01——鹿死谁手 三鹿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的女儿博客上的部分网友留言 疏窗淡月 留言于2009-03-29 10:03:03 我为政府不能直面自己的管理责任而感到痛心!质检、工商、市政府、行业协会,他们难道没有罪责吗?为什么不对相关责任人追责! Guest 留言于2009-03-26 21:05:46 中国质检部门太垃圾,太腐败! 65 留言于2009-01-07 20:51:49 你的母亲是败在了这今这个社会,败在了人性的麻木,试想要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操作不出这事的,不合格的原奶进厂时没质检员吗,有,但质检员失职了,……….质检员他就不敢也不会会这事得罪人了,他想得是反正出事了有领导顶着。 质量检验及作用 1.产品、质量、检验的定义 1.1产品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它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或是它们的组合。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①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②软件(如计算机软件、字典) ③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④服务(如运输) 质量检验及作用 1.2质量(Quality) 狭义上: 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固有的”(反义词“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广义上; 质量是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供方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 质量检验及作用 ★质量特性的分类 质量检验及作用 ★常见的产品特性如: 尺寸、外观、强度、寿命等。 ★常见的过程特性如: 温度、压力、湿度、电流、电压 质量检验及作用 1.3检验 检验(Inspection)---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它有四层含义: ○检验是一种符合性检验,必须事先明确被检对象的质量要求。 ○检验的依据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不同的质量特性可以用不同的检验手段;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产品的质量状况;以及感官检验等。 ○检验是一种比较活动,即将检验结果与质量要求相比较,并做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质量检验及作用 2.质检的过程 从质量检验的定义可以看出,质量检验的整个过程如图1—1所示: 质量检验及作用 2.1明确标准:熟悉和掌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并将其作为测量和试验、比较和判定的依据; 2.2测量和试验:采用一定的检测器具或设备,按规定的方法,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得出一具体的数据或结果; 2.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2.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2.5处理:将合格的接收(通过),不合格的重新处理(拒收或返修等); 2.6记录反馈:把测量或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向领导和部门反馈质量信息,作今后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制订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