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题范例] [例1] (2010·全国卷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是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 [答案] B [命题角度]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作为一种情境创设的手段,利用“未曾相识”的史料,创设新情境,理解古代选官制度,在新情境、新材料下提高审题作答的能力是高考的热点趋向。 [命题预测] 1.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 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解析] 从所给材料的意思来看,很显然是选择A。 导致了“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排除B;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指科举制度,排除C;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因此,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D。 [答案] A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应排除A、 B和D。 答案:C * 1. 列举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 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①确立: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 ,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 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有利于 。 尚书省 加强皇权 (2)演变 ①北宋: 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 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元朝:把三省合并为“ ”,六部归其管制。 (3)影响:决策、审议、 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枢密院 中书省 执行 2.选官制度 (1)隋唐以前:西周实行“ ”制度;战国、秦、 汉初按军功授爵;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 ;魏晋南北朝实行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世禄世卿 征辟制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①形成:隋炀帝时设 ,以试策取士。 ②完善:唐代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 ③影响:扩大了统治的 ,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进士科 社会基础 3.监察与谏议 时期 表现 评价 秦朝 掌管监察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 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汉代 中央:设御史府;地方:设 隋唐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御使大夫 刺史 谏院 地方割据 时期 表现 评价 明清 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 地方:省级机构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 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按察使司 地方割据 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 ①问题根源:汉初实行 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 ②问题解决:汉武帝实行 ,强干弱枝,监察地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