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星沙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调试与运行.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长沙星沙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调试与运行
副标题#e#
摘要:介绍了长沙星沙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概况和采用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对培菌过程进行了详细
介绍,分析了该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水中细小纤维状漂浮物的去除采取了更换新型
旋转网式清污机的方法进行了解决,并对分建和合建生物选择区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CASS工艺;调试;培菌;生物选择区
年建成;二期工程2008年建成,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日处理4×104m3/d,占地2.7338×104㎡,由湖南
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纳污面积7.84km2,服务人口8.0×104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比例为1:1,处理后尾水排入浏阳
河。
1工艺流程
图1为该厂二期工程工艺流程。
污水进入CASS反应器前段小容积的生物选择区,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之后进入兼氧区,对水质水量变化
进行缓冲,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作用,最后进入主反应区,去除有机污染物。设计进出水水质如表1。
1.1预处理
预处理单元包括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粗格栅采用2台回转式格栅,单台宽1100mm,栅条间隙20m
m,安装角度75°。提升泵站为全地下式,采用3台潜水泵,单台流量1177.5m3/h,扬程11m,功率55KW,2用1备。回转
式细格栅2台,栅槽宽900mm,栅条间隙5mm,安装角度75°。钟氏旋流沉砂池2座,单座直径3050mm,钢筋砼结构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此阶段主要作用是通过格栅和沉砂池,将污水中的漂浮物和硬质细小物质除去,保护后续工艺设备。
1.2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在CASS反应器内进行,主要利用创造的缺氧、厌氧、好氧条件,去除BOD5、CODCr、N、P等污染物。CA
SS池分三个区,即选择区,兼氧区,主反应区。在选择区中,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速去除
,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可在此选择区中得到反硝化,选择区的最基本功能是防止产生污泥膨胀;兼氧区内微量曝气,
亦可调节曝气区进行缺氧除磷;主反应区内主要进行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同时也进行着硝化--反硝化过程。[1]该厂共
设4格CASS池,每格池内分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每格可独立运行。单格平面尺寸:B×L=24×47m,水
所需供风量为218m3/min,污泥回流采用潜水泵,回流比R为20%,回流污泥经过流量计计量后进入预缺氧区。
2CASS工艺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及经典SBR工艺相比,CASS工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2.1根据生物选择原理,利用位于系统前端的生物选择区对磷的释放、反硝化作用及对进水中有机底物的快速吸附及
吸收作用,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2可变容积的运行提高了系统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2.3根据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采用多池串联运行,使废水在反应器的流动呈现出整体推流而在不同区域内为完全混
合的复杂流态,不仅保证了稳定的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容积利用率;
2.4通过对生物速率的控制,使反应器以厌氧-缺氧-好氧-缺氧-
厌氧的序批方式运行,使其具有优良的脱氮除磷效果,降低了运转费用。[2]
3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单体调试以后,开始进水和培菌,第一阶段,采取连续进水进泥再闷曝的方式,增加系统活性污泥。将4格CASS池分
成两组,1、2#为A组,3、4#为B组,先向A组内进水,同时以300m3/h的污泥泵将一期工程的剩余污泥抽至A组的生物
选择区,进水进泥的同时进行曝气,污泥不回流,控制选择区、厌氧区、主反应区DO分别为:≤0.2mg/L、≤0.5mg/
L、2.5—3.5mg/L。满水曝气3h后,沉淀1h、滗水1h,每天运行4个周期。A组沉淀滗水时,B组进水,然后进行与A组
相同的操作。如此操作6天后,主反应区污泥浓度MLSS1000-1200mg/L,经计算,决定转入60%负荷工况试运行。
式进行4池联动,开启污泥回流,将主反应区底部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回流比20%。调整滗水器的滗水高度为1.
5米(设计正常滗水高度为2.1m)。DO控制与一阶段相同。如此操作15天后,污泥浓度进一步升高,达到2000-2500m
g/L,污泥外观由黑色逐渐转变为土褐色,镜检结果表明:污泥颜色较浅,菌胶团密实,钟虫、累枝虫大量出现,活
性较好,出水CODCr、BOD5、SS处理效率分别达到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