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G CS 006-2007
PAGE
Q/CS
斥山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发布 斥 山 集 团 有 限 公 司2007-10-20实施2007-
斥山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发布
斥 山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2007-10
2007-10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
Q/G CS 006-200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GB/T 15496-2003 GB/T 15497-2003、GB/T 15498-2003和GB/T 19273-2003的要求而制订的。
本标准由斥山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述良、周洪刚、赵学文。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原则、自我评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自我评价方案的控制程序、自我评价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总公司及下属各企业,对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过程的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496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3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原则
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3.1.1 能力素质原则
评价人员应具备熟悉本专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能力和标准化管理知识,熟悉并掌握《企业标准体系》国家系列标准要求,这是起码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不能发现企业标准体系运行中存在不足证据的能力。
3.1.2 基于证据的原则
即经评审确认得出的评价结论,应是真实而可证明的,也就是坚持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判定依据。这就要求评价人员以现实的体系文件、记录或车间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实况陈述是以定性或定量形式表现的,证据与评价标准差距的所在,结论是能够证实可信的。
3.1.3评价人员要独立于评价对象之外,不因利害关系而带有偏见,公正客观的表达评价中的发现和证据。
3.1.4 严格的纪律性原则,评价工作应遵循诚信、认真、保密、公正和谨慎的原则。
3.2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和确认的依据
3.2.1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系列国家标准要求是基本的依据。
3.2.2 标准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编制性标准作指导依据。
3.2.3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有关企业标准体系符合性评价评分标准等。
4 自我评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4.1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并在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后,有效实施在三个月以上;
4.2企业有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并明确其标准化职责。
4.3企业全体员工应经过标准体系宣贯知识培训,熟悉企业方针、目标及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掌握了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4.4公司最高管理者和中层以上管理者,熟悉了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企业标准体系有关文件的要求,明确了自己的标准化职责;
4.5 组建了由最高管理者(或管代)领导的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组,并选择、培训了一批有能力承担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的标准化骨干。
4.6 制定了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方案和评价计划,并经最高管理者正式批准,明确提供评价的对象和资源。
5 自我评价方案的控制程序
5.1 评价工作职责
5.1.1 最高管理者负责审查、批准、执行“自我评价方案和评价计划”的控制并负责提供必要的人力、信息、物质和环境资源。
5.1.2 公司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的策划,提出评价组组长和组员名单,组建评价组,并组织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跟踪验证,持续改进企业标准体系。
5.1.3 评价组组长负责具体的自我评价过程,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5.1.4 被评价部门(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协助评价,负责相关不合格项的确认和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5.1.5 公司标准化管理部门保存自我评价记录。
5.2 评价方法
采用整体评价的方法,对建立的企业标准体系及实施相关标准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即每年3月1日由管理者代表组织一次企业标准体系评价,通过评价人员的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等获取客观证据的方式进行。根据检查记录表和GB/T 19273附录A中表A.2和表B.1评分表的评价结果,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由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严重不合格项进行测量、分析、评审,并跟踪实施和改进,作好记录。
5.3 评价程序
5.3.1 评价过程的计划开始日程、时间、地点的安排。
5.3.2 选择评价组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BS 防抱死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doc
- AB中压变频器的讲座.ppt
- ACAD疑难解答和技巧.doc
- ACL教程模版课件.ppt
- AD9850介绍AD9850中文资料.doc
- ADS-228苹果迷你小音响放大器.doc
- 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技术参数.doc
- AMS5520网管操作文档.ppt
- AN5006-04 H248协议CLI命令手册.doc
- ANSYS热分析 CH8 辐射热传递.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