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傅柯是如何修補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缺口
——自我照顧與管理自己——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蔡錚雲
在當代思想中,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曖昧不清的關係代表著一個尚未劃上句號的過去。不論是胡塞爾還是海德格,都不曾就倫理學的問題特別加以著墨。在整個現象學運動中,只有謝勒是以《形式倫理與實質價值倫理》著稱;然而,即便是謝勒,就如同哈德曼的《倫理學》一般 M. Scheler, Formalism in Ethics and Non-Formal Ethics of Values,
M. Scheler, Formalism in Ethics and Non-Formal Ethics of Value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N. Hartmann, Ethics, London: Allen, 1932. 前者的思想體系可參考M. S. Frings, Max Scheler,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65; 後者的思想大概可參考W. H. Werkmeister, Nicolai Hartmann’s New Ontology, Tallahasse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這指的是一種對道德真理的堅持,並為混沌不清的現實價值指引一條出路,並因此,最終建立起超越的自我。見I. 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Other Writings in Moral Philosophy, L. W. Beck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不錯,從某個角度來看,就是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促成了當代哲學所共同致力的方向。然而,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景,若延用過去一般定義的方式來解開這之間的糾結,非但不能替我們解惑,反而使我們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原來,就現象學的基本目標而言,「回到事物自身」就是要我們排除一切應然的預設,以事實經驗的本來面貌來看待一切 雖然現象學對事實經驗本來面貌的認定(本質直觀)與古典經驗論對實然的假定大相逕庭,但若只因為如此,將之比賦於康德式的先驗概念,則會使現象學的原意扭曲變形,至少在倫理學的議題上是相當明顯的。見E. Levinas,
雖然現象學對事實經驗本來面貌的認定(本質直觀)與古典經驗論對實然的假定大相逕庭,但若只因為如此,將之比賦於康德式的先驗概念,則會使現象學的原意扭曲變形,至少在倫理學的議題上是相當明顯的。見E. Levinas, The Theory of Intuition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一、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關係的檢視
那麼,這個情形應該如何去解決呢?回顧二十世紀思想史,幸虧存在主義的提醒,否則,現象學與倫理學的實質關係真的會因為它們形式面上的差異,漸行漸遠。然而,就表面上來看,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的結合確實是一段美好的結緣,因為,一方面,存在主義將現象學對普遍真理的執著應用在現實生活,或「在世存有」之中,另一方面,現象學使得個人存在的焦慮或虛無感獲得客觀價值的保證 Cf. N. Lawrence D. O
Cf. N. Lawrence D. O’Connor eds., Readings in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N. J.: Prentice-Hall, 1967.
原來,一般學者面對此情況時,仍只是想當然爾,傾全力於打破上述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所凸顯的形式上矛盾,未曾深入到這層關係的現實條件加以考量。如此的結果則不言而喻,若不是刻意扭曲現象學的基本立場,就是將倫理意涵無限上綱地擴張,使得原先讓存在現象學容以發揮的前提反而蕩然無存。更糟的是,這麼一廂情願考量的結果會因為它的論述無法引起現實社會的共鳴,即便無人會斥責其主張的真實性,依然讓我們感到悻悻然,甚至不堪回首。這就是為什麼這麼有趣且重要的問題在多番探討之後,反而沒落了。環顧四周的現狀,當今高科技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是讓這種哲學趣味極濃的探討益發顯得曲高和寡嗎?這不只是英美分析哲學是如此看待,就是同屬歐陸哲學的新馬克思主義亦是如是觀 Cf. M. Horkheimer,
Cf. M. Horkheimer,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3.
那麼,這個具有關鍵地位的史實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至2030高纯铝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消防安全手抄报电子小报模板共2套(可编辑可打印).docx VIP
- 2026年矿业公司露天矿山剥离工程建设管理制度.docx
- 专题03 速度的计算典型模型(68题11大类型)(原卷版)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矛盾生平介绍PPT.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全.pdf VIP
- 隧道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售后服务方案及措施(通用7篇).docx VIP
-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