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第二节枝干虫害教案
第六章 枝干虫害 第一节 枝干害虫 种类:鳞翅目(木蠹蛾、透翅蛾)、鞘翅目(天牛、小蠹、吉丁虫、象甲)、膜翅目(树蜂) 危害特点:隐蔽生活、虫口稳定、为害大、天敌少。 小蠹 吉丁虫 象甲 星 天 牛 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 茶、大豆、柑桔、无花果、枇杷、苹果、梨、樱桃、杏、桃、李、核桃等。 为害特点 成虫啃食枝条嫩皮,食叶成缺刻;幼虫蛀食树干和主根,于皮下蛀食数月后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1通气排粪孔,推出部分粪屑,削弱树势,于皮下蛀食环绕树干后常使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9—39mm,漆黑有光泽。触角第3—11各节基半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央有3个瘤突,鞘翅基部密布颗粒,翅表面有排列不规则的白毛斑20余个。卵长椭圆形,长5—6mm,初乳白后黄褐色。 幼虫体长45—67mm,淡黄白色。前胸后方有1黄褐色“凸”字形大斑略隆起;蛹长30mm,初乳白后黑褐色。 生活习性 一年1代,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翌春在隧道内做蛹室化蛹。 4月下旬至8月为羽化期,5—6月为盛期。 成虫白天活动。卵产在主干上,以距地面3—6cm内较多,产卵前先咬破树皮呈“L”或“上”形伤口达木质部,产1粒卵于伤口皮下,表面隆起且湿润有泡沫。孵化后蛀入皮下,多于干基部、根颈处迂回蛀食,粪屑积于隧道内,数月后方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1通气排粪孔,幼虫为害至11一12月陆续越冬。 天牛类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2、加强测报。 3、园林技术措施。营造混交林、加强树体管理。 4、生物防治。招引益鸟、释放寄生蜂 5、人工防治。捕杀成虫,刺杀卵和初孵幼虫;把树干距地面1m范围内涂白,阻止成虫产卵有一定效果;伐倒木水浸或剥皮曝晒。 6、药剂防治。药剂喷涂树干;注孔、堵孔法;防治成虫;虫害木处理。 桑天牛 双条杉天牛 云斑天牛 薄翅天牛 光肩星天牛 双斑锦天牛 芳香木蠹蛾 [寄主]?杨、柳、榆、槐树、白蜡、栎、核桃、苹果、香椿、梨等。 [为害特点]?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以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不规则虫道,被害处可有十几条幼虫,蛀孔堆有虫粪,幼虫受惊后能分泌一种特异香味. [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24~40 mm,翅展80 mm,体灰乌色,触角扁线状,头、前胸淡黄色,中后胸、翅、腹部灰乌色,前翅翅面布满呈龟裂状黑色横纹。卵近圆形,初产时白色,孵化前暗褐色。初孵幼虫粉红色,大龄幼虫体背紫红色,侧面黄红色,体粗壮,有胸足和腹足,体表刚毛稀而粗短。蛹长约50 mm,赤褐色。 [发生规律] 2~3年1代,以幼龄幼虫在树干内及末龄幼虫在附近土壤内结茧越冬. 5月~7月发生,产卵于树皮缝或伤口内,每处产卵十几粒. [防治方法] 1)及时发现和清理被害枝干,消灭虫源。 2)用50%的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刷涂虫疤,杀死内部幼虫。 3)树干涂白防止成虫在树干上产卵。 4)成虫发生期结合其它害虫的防治,喷50%的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消灭成虫。 5)保护益鸟如啄木鸟等。 松纵坑切梢小蠹 松纵坑切梢小蠹属鞘翅目,小蠹虫科。 松纵坑切梢小蠹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为害马尾松、赤松、华山松、油松、樟子松、黑松等。以成虫和幼虫蛀害松树嫩梢、 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头,易被风吹折断。 形 态 特 征? ?成虫体长3.5~4.5毫米,椭圆形,全体黑褐或黑色,具光泽密布刻点和灰黄色茸毛。头部半球形,黑褐色,额中央有一纵隆线;触角端部膨大呈锤状。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狭后宽。鞘翅其上有由刻点组成的明显行列, 卵淡白色、椭圆形。 幼虫 体长5~6毫米,乳白色,无腹足,体粗壮多皱纹、微弯曲。 蛹为裸蛹,长约4.5毫米,白色 生 活 史 及 主 要 习 性 ?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离开越冬处,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进行补充营养,筑坑、交配、产卵。 卵于4月中旬孵化,幼虫孵出后即行蛀食为害,形成坑道,坑道为单纵坑,子坑道在母坑道两侧,与母坑道垂直,长而弯曲,通常10~15条。幼虫期约1个月。 5月中旬化蛹,蛹室位于子坑道的末端。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现新成虫,再侵入新梢进行补充营养。 防治方法 1. 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 2. 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树冠。 3. 保持林地良好的卫生条件,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4. 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采伐后的原木及枝梢头,应及时运出林外。 白杨透翅蛾 沟眶象 * 松墨天牛 松纵坑切梢小蠹 *
文档评论(0)